筑牢安全根基提,升治理效能,在建设现代化
人民城市中彰显政法担当——学习贯彻中央城
市工作会议精神研讨发言
同志们: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在我国城市发展进入关键时期
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
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深刻总结了新时代城
市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系统阐释了城市工作的基本规律,科学
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为谁建设城市等重大
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
遵循。学深悟透会议精神,特别是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政
法机关准确把握自身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治理现代
化水平中的职责定位,具有极端重要的指导意义。政法工作必须
紧紧围绕会议确立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和重点任务,找准切入
点和着力点,切实扛起维护城市安全稳定、服务城市健康发展、
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责任,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城
市实践新篇章中的政法答卷。
一、深学细悟、把握精髓,深刻领会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的核心要义与实践伟力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擘画了新时期城市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
了城市工作的战略方向。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必须全面系统
把握其内在逻辑和核心要求,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推动工作。
(一)牢牢把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政治保证。习总
书记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城市
工作千头万绪,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前提。会议深刻总结历
史性成就,无一不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做好新时代城市
政法工作,首要的就是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
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要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城市政法工作
的全过程、各方面,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
署在城市领域,特别是在维护城市政治安全、社会稳定、公平正
义等方面不折不扣落实到位。政法机关作为党和人民掌握的“刀
把子”,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
个维护”,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
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市委关于城市工作的各项部署要求,
自觉把政法工作放到城市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确保政法工
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坚强的政
治保证。要坚决抵制和防范任何弱化、淡化党的领导的错误倾向
和言行,确保城市政法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诚可靠的人手
中,确保城市政治生态风清气正。
(二)牢牢把握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这一根本价值取向。
习总书记多次指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一
重要理念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城市的本质属性和发展目的。会议
通篇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城市工作提出了更高要
求。作为城市的守护者,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必须紧
紧锚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维护城市公平正义。要将人民群众的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衡量政法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在
城市治理中,必须聚焦人民群众对安全稳定、法治保障、司法公
正、权益保障、便捷服务的新期待和新要求,积极回应市民“急
难愁盼”问题。要着力破解影响城市安全、制约法治进步、损害
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努力让城市的发展更有温度、治理更有效
能、生活更有品质、安全更有保障。政法机关要畅通群众诉求表
达渠道,完善矛盾多元化解机制,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严厉
打击各类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违法犯罪活动,让人民群众在每一
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
正义,真正体现城市属于人民、建设依靠人民、成果惠及人民。
(三)牢牢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这一根本路径选择。会议深
刻指出,我国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
段,必须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新路。这标志
着城市发展模式的战略转型。这种转型并非规模扩张的放缓,而
是对城市功能、城市品质、城市能级、城市韧性、城市治理能力
的全面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对于承担着城市运行安全底盘守
护任务的政法系统而言,责任尤其重大。内涵式发展要求我们摒
弃粗放治理思维,将精细化、精准化、智能化理念融入政法工作
各方面。要深刻认识到,城市的安全稳定、法治环境、风险防范
能力、矛盾化解效能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关键软实
力。政法工作必须适应城市发展阶段的深刻变化,更加注重系统
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着力在提升城市法治化水平、增强
安全韧性、维护公平交易环境、保障重大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
境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推动城市治理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防患、
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从单一管制向多元共治转变,为城市动
能转换、结构优化、品质提升提供坚实支撑。
二、聚焦主责、服务大局,全力构建更高水平的安全韧性法
治城市
政法机关作为维护城市安全稳定的主力军,必须紧密对接中
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的重点任务,将筑牢城市安全屏障、提升治
理法治化现代化水平作为主攻方向,为将城市建设得更加宜居、
韧性、智慧贡献政法力量。
(一)聚焦维护城市平安和谐,着力完善安全稳定防控体系。
习总书记反复强调,“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要敬畏城市、善
待城市,把保障城市安全摆在首位”。我们必须将维护城市政治
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构建全方位、立
体化的安全防线。一是坚决维护城市政治安全。牢固树立总体国
家安全观,始终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
放在首位。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
裂活动,坚决遏制非法宗教活动和邪教滋生蔓延。加强意识形态
阵地管理,特别是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确保城市政治安全领域风
平浪静、坚如磐石。要健全城市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
机制,有效防范化解各类政治安全风险,确保城市核心区域和重
要节点绝对安全。二是完善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坚持打防管控并
举,持续提升社会治安掌控力。纵深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
依法严厉打击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以及电信网络诈骗、涉众
型经济犯罪等突出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
全。构建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科学布局“雪亮工程”
等感知前端,完善社会面治安巡逻防控机制,强化对重点区域、
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的动态管控。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
验”,推动“警格+网格”深度融合,做实基层治理最小单元,
提升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努力实现“平安不出事”。三是强化城
市公共安全保障。协同推进城市运行安全生命线工程建设,密切
关注城市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