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2025年总河长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2025年总河长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总河长会议的决策部署,回顾总结去年以来的
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刚才,大家
集中观看了2025年全市河湖长制工作暗访片。片中曝光的问题,触目惊心,发人深
省,充分说明我市河湖保护治理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麻痹松
懈。我们必须以案为鉴、举一反三,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把
问题整改到位。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推进河湖长制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去年以来,全市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
全面深化河湖长制为总抓手,统筹推进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水
生态修复等各项工作,河湖面貌持续向好,治理效能稳步提升,取得了阶段性积极
成效。一是责任体系不断健全,治理合力得到新加强。我们始终坚持高位推
动,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履职尽责,去年以来累计巡河巡湖超过18.2万人
次,主动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11.32万个,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得到有
效解决。我们创新监督体系,《*市全面强化河湖长制监督体系》等典型经验获得水
利部简报推介。各级各部门协同作战,水利、生态环境、公安等部门开展联合执
法115次,办理涉水案件132件,严厉打击了各类涉河湖违法行为,形成了“党政主
导、水利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重点任务扎实推进,治
理能力迈上新台阶。我们聚焦关键领域,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全市主要支流治理4个
重点项目基本完成建设任务,有效提升了河道行洪能力。全市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
固工程总进度达到86%,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了坚固防线。我们按时高质
量完成了2024年度河湖健康评价,为精准施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水利部下发的疑似
问题图斑,我们累计复核11163个,查实问题1572个,并于去年11月底前全部完成整
改销号,做到了动态清零。三是流域面貌持续改善,生态底色焕发新光彩。我们坚
持系统治理,河湖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通过深入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持续
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我市水土保持率得到有效提升。生态流量监管得到强化,主
要河流生态流量稳定达标。全市完成了194个农村千人以上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问
题整治,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巩固。我们的工作成效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
广泛认可,《水润*》等宣传片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主流媒体播出,营造了全社会
关心、支持、参与河湖保护的浓厚氛围。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河湖治理保护工作与中央、
省委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仍然存在不小差距和短板。刚才的暗访
片,就是一记响亮的警钟。有些地方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上热下冷”现象,基层河
长巡河不深入、不细致,满足于“挂名”应付,巡河记录“纸上谈兵”,问题发现和解决
能力有待提高。有些领域治理根基不牢固,“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任重道远,一些
区域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出现反弹回潮;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还不够彻
底,部分区域黑臭水体治理效果不稳定;砂石土矿开采监管不力的问题,在个别县
市依然突出。有些环节工作机制不顺畅,部门协同仍有壁垒,信息共享、联合执法
的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探索不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依
然尖锐。这些问题,既有历史遗留的沉疴,也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我们必
须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拿出更坚决的态度、更有
力的举措,逐一加以解决。
二、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全面开创我市河湖治理保护工作新局面
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河湖长制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
明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
开发”的战略导向,以建设“幸福河湖”为目标,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
态,推动我市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美丽*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
障。具体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开源节流,在“水资源”刚性约束上展现新作为。水资源是生存之
本、发展之基。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理
念,把“三条红线”作为不可逾越的底线。一要严格总量控制。我们必须坚决执行用水
总量控制目标,确保到2030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29.3亿立方米以内。要加强取水
许可和计划用水管理,对重点用水户实施精准监控,坚决遏制不合理用水需求。二
要提升用水效率。必须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业领域
要倒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工艺升级,确保到2030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到39立方米以下。农业领域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持续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
现代化改造,力争到2030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88以上。同时,要积
极推进城市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力争全市非常规水源年利用量不少于1000万立方
米,让每一滴水都发挥最大效益。三要优化供水格局。要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
控,科学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依法清理整治保护区内的违法建筑和排污口。要
分类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小型供水规范化建设,健全从“源
头”到“龙头”的饮水安全保障体系。
(二)坚持标本兼治,在“水环境”综合治理上实现新突破。良好的水环境是最
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必须坚持水里岸上同治、上下游左右岸共治,打好水污染防
治攻坚战和持久战。一要深化“三源齐控”。针对农业源,要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
效行动,推广种养循环模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针对生活源,要加快补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