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关于村(社区)两委
换届工作推进情况的报告
根据上级党委、政府关于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
的统一部署,我市坚持高点站位、系统谋划、稳妥推进,将换
届工作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基层执政根基的头等
大事来抓。自换届工作启动以来,全市上下协同联动,严格程
序,严明纪律,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系统谋划,换届准备工作扎实有效
我市始终将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换届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
面,确保换届工作方向正确、基础牢固。
(一)强化组织领导与顶层设计。市委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市
委书记担任组长的村级组织换届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
室,统筹协调全市换届工作。市委常委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
究部署,印发了《*市村(社区)党组织和第十届村(居)民委
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意见》,对选人标准、工作程序、纪律
要求、时间安排等作出了全面、细致的规定,为全市换届工作
提供了总遵循。同时,市级层面组建多个督导组,由市级领导
干部带队,对各乡镇(街道)进行分片包抓、全程督导,确保
市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二)深入摸底调研与精准分类。为打好换届“预备
战”,我市组织力量深入基层一线,采取“先难后易、先重点
后一般”的工作思路,对全市所有村(社区)进行“过筛
式”调研。例如,*街道党工委对辖区16个村(社区)的“两
委”班子现状、后备力量、信访矛盾、产业发展等情况进行全
面摸排,并将其精准划分为换届重点村(4个)、乡村振兴重点
村(2个)、社区治理重点社区(4个)和换届一般
村(10个)四种类型。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
等多种形式,全面掌握了各村(社区)的真实情况,为“一村
一策”制定换届方案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扎实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我市坚持“先审计、后
换届”的原则,组织专门力量对所有村(社区)“两委”主要
干部开展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审计范围全面覆盖了
财务收支、集体资产资源管理、债权债务清理、重大项目决策
等关键领域。重点审查是否存在违规举债、擅自处置集体资
产、为企业或个人提供违规担保等问题。通过审计,全面摸清
了村级“家底”,有效防范了财务风险,严肃了财经纪令,为
新老班子顺利交接创造了透明、干净的财务环境。
二、严把标准,优化结构,人选队伍建设质量过硬
我市坚持把选优配强“两委”班子作为换届工作的核心任
务,着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基层干部
队伍。
(一)严格人选资格与选任标准。坚决落实“五选八不
选”的资格条件要求,实行市、乡、村三级资格联审机制,坚
决把不符合条件的人员挡在门外。突出“双好双强”标准,拓
宽选人视野,注重从党员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返乡大学毕
业生、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等群体中发现和储备人才。通过
换届,力求实现班子成员平均年龄有所下降、学历层次有所提
升、能力素质有所提升、群众满意度有所提升的“一降三
升”目标。
(二)优化班子结构与功能配备。大力推行村(社区)党组
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居)委会主任的“一肩挑”模
式,目前全市“一肩挑”比例稳步提升。同时,注重班子成员
的老中青梯次配备和能力互补,确保班子既有经验丰富的老同
志“传帮带”,又有充满活力的年轻干部开拓创新,整体战斗
力和服务效能显著增强。
(三)强化后备力量储备与培养。着眼长远,大力实施村级
后备力量培育工程。例如,*街道已提前储备和培养了36名村级
后备力量,并建立了“一对一”“多对一”的结对帮带机制。
通过安排他们在党组织书记助理、网格员等重要岗位上设岗历
练,让他们在参与村级具体事务、服务群众的实践中经风雨、
见世面、长才干。目前,已有6名表现优异、群众公认的后备力
量通过补选进入了村“两委”班子,为换届选举提供了充足的
人才“蓄水池”。
三、规范程序,依法操作,选举实施过程平稳有序
我市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