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主任在全县 2025 年消除艾滋病、梅毒
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消除母婴传播,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
一个地区社会文明进步和公共卫生水平的关键标尺。我们必须以
高度的使命感和紧迫感,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决战决胜的姿
态,全力以赴打好这场硬仗,确保我县如期通过上级评估,为建
设健康*筑牢坚实基础。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消除艾滋病、
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卫健专班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
当前我县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精准查找工作中的短板与不足,并
对下一阶段的攻坚任务进行全面部署动员。这项工作,直接关系
到万千家庭的幸福安宁,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卫生
健康战线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下面,我讲三点
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形势,深刻认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县卫生健康系
统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的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
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初步构建了覆盖婚前、孕前、孕产期、
产后等关键环节的服务链条,各项核心指标稳步提升。基于对近
期数据的梳理和参考其他先进地区的标准,我们可以看到,我县
孕产妇的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率已持续保持在 95%以上,
部分年份甚至达到了 99.9%的水平。对于检出的感染孕产妇,我
们的抗病毒药物应用率、规范治疗率以及所生儿童的预防性用药
率和免疫球蛋白及时接种率等关键干预指标,也基本达到了国家
要求的 95%以上的目标。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在座各位以
及全县广大妇幼健康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在此,我代
表县卫健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我县的消除工作
正处在“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关键阶段,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挑战不容忽视。上级的评估认证,既是一次全面的“大考”,也
是对我们工作成效的最终检验。从前期自查和掌握的情况来看,
我们与国家消除评估的精细化、标准化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
容忽视的差距。部分地区的成功经验表明,实现高水平的消除目
标,需要近乎 100%的干预覆盖和极低的母婴传播率,例如艾滋
病母婴传播率降至 0%,乙肝母婴传播率降至 1%以下。这要求
我们的工作必须是全流程、无死角、高质量的。我们绝不能有丝
毫的松懈和麻痹思想,必须把问题想得更复杂一些,把准备工作
做得更扎实一些,以“临战”状态投入到各项迎评任务中。
二、聚焦短板,深挖根源,全面提升工作的质量与内涵
根据国家消除评估手册的要求,结合我们自身的实际,我认
为当前我县的工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短板和弱项,需要我
们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一)管理机制的协同性有待加强。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是
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妇幼、疾控、临床医疗等多个机构、
多个科室的协同作战。虽然我们成立了工作专班,但“联”而不
“通”“合”而不“力”的现象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例如,
从孕产妇初筛阳性到确诊、从确诊到启动规范治疗、从治疗到分
娩干预、再到产后婴儿随访,这个链条上任何一个环节的延迟或
信息壁垒,都可能导致干预失败。部分单位内部科室间,如产科、
检验科、儿科、信息科之间,以及医院与疾控中心之间的信息共
享和转介会诊流程还不够顺畅,缺乏一个高效、闭环的管理体系。
我们必须打破部门壁垒和信息孤岛,真正形成“一盘棋”的工作
格局。
(二)规范服务的精细化水平有待提升。当前,我们的服务
更多停留在完成“规定动作”,但在服务的精细化、人性化和创
新性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看到,一些先进地区已经探
索出非常有效的服务模式。例如,*市*区首创的“消除母婴传播
门诊”(E 门诊)模式,为感染孕产妇提供从检测、咨询、治疗、
产检到追踪管理的全流程、一站式服务,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依
从性和干预效果,这一模式甚至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又
如,*省*县构建的预防、筛查、干预、管理“四位一体”综合防
治服务体系,并创新随访管理制度,也取得了卓越成效,被评为
国家级典型示范。反观我们,在主动服务、个案管理、心理支持
等方面还做得不够。对感染孕产妇的隐私保护、反歧视宣教以及
人文关怀,也需要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
(三)实验室管理的规范性亟待强化。实验室检测是实现精
准诊断和评估干预效果的基石,其质量直接决定了我们整个工作
的成败。然而,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实验室管理的薄弱环节尤为
突出。主要问题包括:一是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部分机构的室
内质量控制参与率有待提高,部分机构未按规定参加省级乃至国
家级的质评活动,无法客观评价自身检测能力;三是标准操作程
序(SOP)执行不严格,从标本采集、运送、检测到结果报告,
全流程的标准化程度不高;四是试剂和耗材管理存在漏洞,出入
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