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青年干部人才培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青年干部人才培养工作
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青年干部
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我县 “火种计划” 实施以来的
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青年干部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部
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
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县委、县人大、县
政府、县政协在家领导同志;各部门、各人民团体主要负责同志;
各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分管负责同志;部分青年干部代
表以及 “火种小组” 骨干成员等。刚才,县委组织部、* 镇、
县文旅局分别作了汇报发言,既总结了工作成效,也提出了下一
步思路,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青年干部人才培养的战略意义,增强工作责任
感使命感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干部人才是党和国
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推动县域发展的中坚力量。当前,我县
正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面临着绿色高质量发展、
乡村全面振兴、文旅融合创新等一系列重大任务,迫切需要一支
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青年干部人才队伍。
从时代发展大势来看,培养青年干部人才是顺应人才竞争趋
势的必然要求。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据统计,2023 年全国各类人才净流入率较
2020 年增长了 12.3%,其中 35 岁以下青年人才占比超过
60%。我省也出台了 “青年人才托举计划”,明确提出到 2025
年培养省级青年拔尖人才 1000 名、市级青年骨干人才 5000 名。
我县作为欠发达地区,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必须把青年
干部人才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打造一支留得住、用得上、
能干事的青年队伍。
从县域发展实际来看,培养青年干部人才是破解发展难题的
迫切需要。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
面临产业结构不优、创新能力不足、民生短板较多等问题。比如,
在乡村振兴工作中,部分镇村缺乏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青
年带头人,导致特色产业发展缓慢;在文旅产业开发中,由于缺
乏创意策划和市场运营的青年人才,一些优质旅游资源未能充分
转化为经济效益。2023 年,我县 GDP 增速为 5.8%,低于全市
平均水平 0.7 个百分点,其中人才支撑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实施 “火种计划”,我们看到了青年干部人才的潜力,88
个 “火种小组” 围绕县域发展难点堵点问题开展研究,形成了
30 余项有价值的成果,这充分说明青年干部人才是破解发展难
题的重要力量。
从干部队伍建设来看,培养青年干部人才是优化队伍结构的
战略举措。目前,我县干部队伍中,35 岁以下青年干部占比仅
为 22.5%,科级领导岗位中 40 岁以下干部占比不足 15%,队
伍年龄结构老化、梯队断层问题较为突出。同时,专业结构也
存在短板,熟悉数字经济、生态环保、金融投资等领域的青年专
业人才仅占青年干部总数的 18%。通过系统培养,让更多青年
干部人才成长起来,不仅能优化队伍结构,更能为干部队伍注入
新活力、新思维,提升整体战斗力。
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青年干部
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的决策部
署上来,以 “功成不必在我” 的境界和 “功成必定有我” 的
担当,扎实做好青年干部人才培养各项工作,让更多青年 “火
种” 在 * 县大地上点燃、发光、发热。
二、聚焦关键环节强化培养举措,全面提升青年干部人才综
合素质
培养青年干部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立足县域实际,聚
焦重点环节,创新方式方法,不断提升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
性。近年来,我县 “火种计划” 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培
养机制不够完善、成果转化不够充分、激励保障不够有力等问题。
下一步,要围绕 “三个突出”,持续深化 “火种计划”,推动青
年干部人才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突出统筹谋划,构建科学高效的培养体系
科学的培养体系是青年干部人才成长的重要保障。要坚持系
统思维,从顶层设计入手,构建覆盖选育管用各环节的培养体系。
一是完善统筹协调机制。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
青年干部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
培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县委组织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会同
县委编办、县人社局、县财政局等部门,制定年度培养计划,明
确责任分工,形成 “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相关部门
协同、基层单位落实” 的工作格局。2024 年,要重点抓好 “火
种计划” 升级版实施方案的制定,明确未来三年的目标任务、
具体措施和保障机制,确保培养工作有序推进。
二是优化梯队建设布局。按照 “六有” 标准(有明确目标、
有骨干力量、有具体措施、有时间节点、有经费保障、有考核评
价),进一步优化 “火种小组” 组建模式。在现有 88 个 “火
种小组” 的基础上,根据县域发展需要,新增数字经济、生态
环保、乡村治理等领域专项小组 15 个,使总数达到 103 个。
其中,重点打造 20 个示范小组,由县委常委或副县长担任观察
指导员,吸纳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和业务骨干加入,通过示
范引领带动整体提升。比如,* 镇的乡村振兴示范小组,要吸纳
农业农村局、文旅局等部门的专业人才,聚焦 “千万工程” 示
范村建设,形成 “部门 + 乡镇 + 青年干部” 的协同攻坚模式。
三是精准设置研究课题。引导各 “火种小组” 紧扣县域发
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确定研究课题,确保课题有针对性、
有实效性。具体来说,要围绕 “四个聚焦”:聚焦绿色高质量发
展,重点研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等课题;聚焦
文旅产业开发,重点研究品牌打造、业态创新、市场营销等课
题;聚焦乡村振兴,重点研究特色产业培育、人居环境整治、
乡风文明建设等课题;聚焦中药材产业链延伸,重点研究种植技
术提升、深加工、市场拓展等课题。2024 年,要确保 85% 以
上的 “火种小组” 课题与县域发展实际紧密结合,其中产业类
课题占比不低于 50%。同时,建立课题动态调整机制,每季度
组织专家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评估,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整研究
方向。
(二)突出创新赋能,搭建多元立体的成长平台
青年干部人才的成长,需要丰富的平台和载体。要不断创新
培养方式,为青年干部人才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成长机会。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和能力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