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
规定》精神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整
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及系列重要指示精神,XX市委、
市政府始终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
务和改进作风的系统工程来抓。自规定颁布以来,特别是进入
2025 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以“钉钉子”精
神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推动基层减负工作走深走实,取得了阶段
性显著成效。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得到有效提振,风
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巩固。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坚持以量化指标为牵引,以基层干部的实际感受为标尺,通过
硬性约束和系统性改革,推动减负工作从“治标”向“治本”迈
进,各项关键指标持续向好。
(一)坚持精文简会,破除“文山会海”顽疾。严格落实文件、
会议的前置审核和计划报备制度,从源头上拧紧“水龙头”。一是
严控发文数量和篇幅。对标中央和 XX 省委要求,明确市、县两
级年度发文数量和篇幅的“双控”指标。截至 2025 年 7 月底,市
级层面制发的文件总数较 2024 年同期下降 41.3%,其中政策性文
件篇幅平均压缩 30%以上。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同步发力,县
级发文总量同比下降 38.6%,部门发文下降 45.2%,切实做到“非
必要不发文,可合并就合并”。二是严控会议规模和频次。大力倡
导“无会周”“无会日”制度,全面推行视频会议,能通过视频方式
解决的,一律不开现场会.2024 年全年,全市性会议数量同比减少
39.5%。进入 2025 年,会议精简力度不减,上半年全市性会议同比
再减少 18.7%,参会范围和会议时长得到有效控制,基层干部“不
是在开会,就是在去开会的路上”的状况得到根本性扭转。
(二)坚持统筹规范,根治督查考核泛滥。针对过去督查检查
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等问题,建立健全市级层面
的统筹协调机制,实行“目录管理、计划准入、总量控制”.2025
年,全市年度督查检查考核计划共整合归并为 45 项,相较于改革
前压减了 78%。对计划外事项,原则上一律不予批准,确需开展的,
严格履行“一事一报”审批程序。在方式方法上,大力推行“四
不两直”工作法,提倡“体验式”调研和“蹲点式”督查,坚决杜
绝“走秀式”调研和“盆景式”典型。通过优化考核指标体系,
将减负工作成效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
内容,考核“指挥棒”作用得到正确发挥,让基层干部从疲于迎检
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谋发展。
(三)坚持靶向施策,破解“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针对移动互
联网时代出现的“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新变种,开展了为期半年
的专项整治行动。一是对政务应用程序(APP)和新媒体账号进行
全面摸排清理。全市范围内对 210 余个政务 APP、、小程序进行
梳理,整合功能重叠、用户量少的应用 38 个,关停“僵尸”账号
52 个,有效解决了“指尖上的负担”。二是规范工作群组管理。出
台《关于规范政务工作群组管理的通知》,明确“一群一主题、
一群一主管”原则,解散临时性、阶段性工作群组超过 1200 个,禁
止随意要求基层干部“打卡留痕”“拍照传视频”“点赞转发”,
让基层干部回归工作本身。三是优化线上学习考核。对各类线上
学习平台进行整合,统一学习入口,科学设定学习时长和积分要求,
杜绝强制排名、过度考核等问题,让学习教育回归初心。
(四)坚持效果导向,基层获得感与满意度显著提升。减负工
作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基层的评价上。根据 2025 年第二季度对
全市 2000 名基层干部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对整治形式主义为基
层减负工作的总体满意度高达 94.6%。其中,对“精文简会”成效
的满意度为 96.2%,对“规范督查考核”的满意度为 92.8%,对“整
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满意度为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