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零基预算改革工作总结材料
xx 省 xx 市从编制 2025 年预算起,在全市范围内启动零基
预算改革,构建了有保有压、突出重点、统筹有力、讲求绩效的
预算安排机制,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革新预算编制方式
xx 市财政局通过统筹收入管理、资金管理、账户管理,实
现财政资源的合理规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举措规范预算
管理,有效优化了资源配置、控制了成本、防范了财政风险。
一是健全财政承受能力评估机制。对涉及增加本级财政支出
的政府性投资项目,按程序开展财政承受能力评估。未通过财政
承受能力评估的,不得开展可行性研究和安排预算;未落实全部
资金来源的项目,不得进行财评、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政
府性投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全面取消原有市级政府专项资金,
由部门单位重新申报,推动部门逐步从“以钱定事”转向“以事定
钱”。财政监督科科长阳科介绍,前几年财会监督检查发现,部
分经费安排相对充裕的预算单位为把钱花完,常常出现年底突击
花钱的情况。“以事定钱”后,财政资金安排不仅更加科学精准,
而且提升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通过清理、取消、合并、压减等
措施,全市今年共减少专项资金预算 xx 亿元左右。
二是保障大事要事支出。在省级明确的“三保”、化债、大事
要事、事业发展、其他等五级支出预算保障次序基础上,将法律
法规和上级部署有明确资金配套标准的支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
支出、市委常委会议或市政府常务会议明确具体金额或标准的支
出、纳入上级对市委市政府考核的支出、涉及生产安全和生态安
全有关支出,纳入年度大事要事保障范围并进一步细化支出顺序。
指导督促预算单位全面梳理各自实施的重大规划、重要政策、重
点工作,对本部门单位及主管行业部门的支出,特别是规定了保
障范围和支出标准的民生支出、有关文件会议等明确规定的项目
支出、需据实兑现的政策性支出,坚持量入为出的原则,合理安
排支出顺序。对前序支出没有足额保障的,不得安排后序支出。
同时,从严从紧控制预算追加行为,一般性增支需求优先通过调
整预算结构和统筹本部门资金解决。
三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开展成本预算绩效分析,完善绩效
指标体系,落实绩效执行监控,强化结果运用。制定完善 xx 个
资金管理办法,健全核心指标和标准体系,明确预算绩效管理内
部操作规程,全面夯实管理基础。出台市直部门预算管理绩效评
估办法,对各单位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落实习惯过紧日子要求、
预决算公开、预算绩效管理、其他事项等 x 个方面 xx 项指标开
展综合评分,纳入政府综合考评并作为部门预算调整的重要依据。
对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为“中”的扣减 xx%,“差”的取消;部门整体
绩效评价结果为“中”及以下的扣减部门专项 x%。同时,建立预
算绩效管理通报机制,每年选取 x—xx 个绩效管理差的单位或项
目,作为负面典型案例进行通报。对巡视巡察、审计、财会监督
以及专项检查中指出的问题建立清单,强化监督结果与制度建设、
预算安排、财政资金分配挂钩。涉及具体财政资金的,相应扣
减违规资金;涉及项目资金管理的,酌情按 x%以上的比例扣减
或取消专项资金。
二、优化完善支出标准
“推行零基预算改革,就是要在过紧日子的同时,保障全市
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预算科科长贺辉说,健全支出标准和
责任体系尤为关键。
一是制定基本支出标准,包括工资、计提缴费、地方绩效、
交通补助等人员类支出,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印
刷费、水电费、公车运行费等公用经费支出。xx 市财政局全面
摸排核实行政事业单位编制数、在职人数、离退休人员等基础数
据,严格按照标准足额保障人员及单位基本运转支出。构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