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防汛抗灾文稿汇编(14篇)(202508)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预警、救援、重建 构筑防汛救灾生命防线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华北、东北等地汛情 严峻,洪涝和地质灾害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对严峻 挑战,广大党员干部要闻“汛”而动,将防汛救灾作为头等大 事,全力构筑预警有效、救援有力、重建有序的“生命防线”, 坚决打赢防汛硬仗。 预警如“雷达”,织密全域覆盖的感知天网,抢占防御先机 防汛救灾,“防”是生命线。精准预警是赢得主动、防御灾 害的关键。综合运用卫星、雷达、智能网格预报等手段,动态 监测雨情、水情、汛情、工情。推动气象、水文、应急等部门 数据融合共享,运用大数据、AI 技术,精准研判洪水、山洪、 地灾风险,实现精细化、智能化预报预警,打通“最后一公 里”,直达村户人。预警发布即响应开始,必须建立分级分类、 直达基层的响应机制。高级别预警发布后,各级防指要果断启 动响应,迅速组织力量下沉一线,指导基层落实转移避险、巡 查防守、抢险准备等措施,确保预警响应无缝衔接、指令畅 通。预警目的是引导群众主动避险,要特别关注偏远山区、城 乡接合部、低洼易涝区及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重点 区域人群。除常规广播、短信、网络推送外,发挥基层网格 员、信息员“敲锣打鼓”入户通知的兜底作用,确保预警无死 角。 救援似“尖兵”,锻造专业高效的抢险铁拳,守护生命至上 灾害降临,科学高效的救援就是与死神赛跑的“生命通 道”,一支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应急铁军,就是 群众心中最坚实的依靠。要高效统筹消防、解放军、武警、专 业工程抢险队、社会救援力量,建立统一指挥、协同联动机 制,根据灾情需求精准投放精锐力量至最危险区域,形成“攥 指成拳”的强大合力。要坚持科学、专业、安全救援,尊重规 律,结合水情环境制定方案,善用冲锋舟、工程机械、无人机 等现代化装备,高效开展人员搜救转移、溃口封堵、道路抢通 等任务,避免蛮干,保障救援人员安全。救援还要体现人文关 怀。对被围困受惊吓群众,特别是老弱病残孕幼,在保障安全 同时,关注其身体、心理状态及生活需求,及时提供食物、饮 水、御寒衣被、药品,进行心理安抚,传递温暖。 重建若“春风”,播撒重振家园的希望火种,筑牢民生根基 防汛救灾不仅是一场应急抢险的硬仗,更是抚平伤痕、重 建家园的持久战役。洪水退去后风险犹存,要立即排查水淹房 屋、桥梁、堤坝、边坡等隐患,评估风险,处置险工险段,严 防次生灾害。全力抢修水、电、路、通信等“生命线”,打通救 援重建通道,尽快恢复基本秩序和公共服务。当地干部应迅速 建立安置点,热饭暖衣、医疗问诊,用心安顿每一位受灾群 众。当洪水退去,更需帮助农民抢排积水、联系保险理赔、恢 复生产,让希望从淤泥中重焕生机。重建是提升防灾能力、推 动发展的契机。坚持尊重自然、科学规划、安全第一,将重建 与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基础设施补短板相结合,提高设防标 准,引导群众生产自救,恢复生产秩序,将重建成为提升区域 防灾能力、增进百姓福祉的新起点。 落实落细 书写防汛救灾“人民至上”时代答 卷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防汛 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指出,近日华东、华北、东北 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北京、河 北、吉林、山东等地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要扎实做好防 汛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全力搜救失联被困人员,果断转移安置 受威胁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防汛救灾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 大局。在暴雨侵袭、洪水肆虐的关键时刻,防汛救灾是检验党 员干部初心使命的“试金石”,更是必须答好的“民生必答 题”。广大党员干部当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以高度的政治自觉、 行动自觉,在监测预警、抢险救援、民生保障等环节持续发 力,书写防汛救灾“人民至上”的时代答卷。 织密监测预警“防护网”,筑牢防患未然的安全基石。防汛 救灾,“防”字为先。灾害来临前的精准预警、科学防范,是将 损失降到最低的关键所在。党员干部作为防汛救灾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