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弘扬优良家风凝聚奋进力量”主题宣讲会
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当我们站在新时代的坐标点上回望,会发现一个民族
的精神品格,往往镌刻在千家万户的门楂之上。家风,这个穿越
千年的文化基因,不是尘封的古训,而是流淌在血脉中的精神密
码。它可以是祖辈耕作时滴落的汗水折射出的勤勉,是父亲灯下
批注书卷时笔尖流淌的笃实,是母亲教导子女时眼角闪烁的坚毅。
今天,让我们共同探寻这份精神遗产的时代价值。
一、家风育人:培塑精神品格的源头活水
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的奥秘,在于无数家庭用家风构筑
的精神堤坝。《颜氏家训》有言:“笃学修行,不坠门风。”从孔
子庭训“不学诗,无以言”的治学精神,到曾国藩“居官以不要
钱为本”的为官之道,家风始终是立德树人的第一课堂。
在当代社会,优良家风依然焕发着蓬勃生机。我们看到:当
科技工作者在实验室彻夜攻关时,耳边回响的是父亲“板凳要坐
十年冷”的叮嘱;当基层干部在田间地头奔走时,心中铭记的是
母亲“做事要对得起良心”的教诲;当青年学子在异国他乡深造
时,行囊里珍藏的是祖父“学成必归来”的家书。这些浸润在生
命里的精神烙印,塑造着一代代中国人的精神脊梁。
家风育人的精髓,在于将抽象的道德准则化为具体的生活实
践。它教会我们:敬畏不是虚无的概念,而是面对自然时取之有
度的节制;诚信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商业往来中如期履约的坚
持;担当不是遥不可及的重任,而是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勇气。
这种春风化雨般的教化力量,正是培育时代新人的沃土。
二、廉风传家:筑牢拒腐防变的精神屏障
“国无廉则不安,家无廉则不宁。”历史长河中,那些传承
百年的清正门风,始终闪耀着警示与启迪的双重光芒。北宋司马
光在《训俭示康》中警醒:“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
明代于谦“两袖清风”的佳话,清代张伯行“一丝一粒,我之名
节”的箴言,无不昭示着廉洁家风对治国安邦的深远意义。
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应深悟:家风不是个人私事,而是连着
党风政风的政治大事。当有人把家庭变成权钱交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