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辽事好商量,聊事为人民”协商平台
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与各位齐聚一堂,围绕
“辽事好商量,聊事为人民”协商平台建设这一共同课题,分享我
们 XX 市政协的一些初步探索和粗浅体会。说经验谈不上,更多
的是在实践中的一些思考和感悟,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
恳请各位领导、同仁不吝赐教。
自 XX 省政协部署开展“辽事好商量,聊事为人民”协商平
台建设工作以来,我们 XX 市政协深刻认识到,这不仅是新时代人
民政协履职方式的创新,更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助力基层社
会治理的生动实践。我们紧密结合 XX 市的实际情况,坚持“为
民、务实、有效”的原则,努力让政协协商的舞台搭在群众“家
门口”,让委员履职的脚步走进百姓“心坎里”。下面,我将从三个
方面,汇报一下我们的工作。
一、固本强基,在“搭台”上下真功夫,织密服务群众的“联
络网”
我们认为,协商平台是基础,是载体。只有把台子搭得稳、搭
得宽、搭得实,才能唱好协商为民的“大戏”。为此,我们首先对原
有的委员活动室、履职工作站等载体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优化整合。
在工作初期,我们对标上级要求,结合本地特色,高标准建成
了 3 个“辽事好商量,聊事为人民”政协基层协商平台示范点。
每一个示范点都明确了驻室、驻站的委员,确保了“时时有人在、
事事有人管”;我们还共同研究制定了简明清晰的基层协商工作
流程图,从议题征集、调研视察到协商座谈、成果转化,每一个环
节都力求规范有序;同时,我们指导示范点结合自身界别特色和所
在区域的民生特点,提前规划了年度协商活动议题,让协商工作更
有计划性、前瞻性。
然而,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仅仅 3 个示范点,对于服务全市百万
人民的需求来说,还远远不够,存在着覆盖面不广、部分群众“找
不到门”的问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我们近期又深入论证和规
划,启动了新建 4 个“协商议事厅”和 6 个“界别活动站”的工
作。这批新的平台,我们特别强调其“下沉”属性,选址更多地深
入到城市社区的居民活动中心、乡镇村屯的党群服务中心,真正
把协商平台搭建在群众身边。同时,为了提升平台的利用率,我们
计划将全市 14 个界别活动站进行功能升级,使其不仅仅是委员活
动的场所,更是联系界别群众的“服务站”、收集社情民意的“信
息点”、凝聚思想共识的“宣传角”,确保平台建起来,更能活起来、
用起来。
二、精准选题,在“协商”上做深文章,找准服务发展的“切
入点”
平台搭好了,协商什么、怎么协商,是决定平台生命力的关键。
我们始终坚持“不调研不协商、无准备不议事”的原则,力求每
一个议题都选得准、商得透、议得实。我们引以为傲的 XX 草莓
产业,就是我们通过协商平台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
XX 草莓作为我市的特色优势产业,是数万农户的“致富果”
和“幸福果”。然而,前段时间我们通过委员走访了解到,部分农户
面临着草莓苗成活率下降、果品口感和品质不稳定、标准化种植
技术推广难等一系列问题,这直接影响着农户的收入和 XX 草莓
品牌的声誉。群众有期盼,政协就该有行动。
为此,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牵头,迅速将“提升 XX 草莓品质,
推进草莓产业可持续发展”确定为专题协商议题。在正式协商之
前,我们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