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街道关于“两热”疫情防控工作的经验总结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街道关于“两热”疫情防控工作的经验总结报告 当前,正值蚊媒活动高峰期与传染病高发季,截至 2025 年 8 月 7 日,我市面临的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 持续处于高位。“两热”疾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在“人-蚊-人” 之间传播,其传播链条具有隐匿性强、扩散速度快等特点,对人民 群众的健康安全构成直接威胁。为有效应对严峻的防控形势,X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 X 社区的疫情防控“十日攻坚行动”为范例,探索并实践了一套“党 建引领、全域统筹、科技赋能、全民参与”的综合防控模式,成 功遏制了疫情的蔓延势头。现将有关经验总结如下,以期为后续 常态化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强化顶层设计,构建高效协同的组织领导体系 面对“两热”疫情的突发性与严峻性,建立一个反应迅速、 指挥有力的组织体系是取得防控胜利的根本保障。 (一)坚持高位统筹,压实领导责任。街道党工委第一时间 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疫情防控指挥部,严格对标市级工作要求, 将“两热”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民生工作来抓。参照市级建立 的由市四套班子成员包镇、市直部门包村的“金字塔式”包联体 系,街道层面同步建立班子成员包联社区、社区干部包联网格的 责任机制,确保各项指令与措施能够无缝传导、直达末端,形成一 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强大合力。 (二)实施专班运作,提升协同效能。为实现精准调度与资 源整合,街道层面组建了“两热”防控工作专班,下设综合协调、 医疗救治、流调溯源、环境整治、宣传动员、督导检查等若干工 作组。各组由分管领导牵头,抽调卫健、城管、公安、宣传等部 门骨干力量,实行集中办公与扁平化管理。每日召开调度会议,通 报最新疫情动态、蚊媒密度监测数据及工作进展,分析研判风险 点,快速决策并部署次日工作任务,确保防控工作始终保持科学、 有序、高效的运行节奏。 (三)强化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基 层社会治理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将党旗插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街道党工委号召辖区内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亮身份、做 表率”,积极投身防控一线。广泛动员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 驻点部门及“两新”组织党员干部下沉支援,与社区网格员、志 愿者、居民群众共同组建“党员突击队”,在环境清理、入户排 查、宣传引导等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 织优势转化为强大的防控效能。 二、实施网格化管理,织密精准到户的源头防控网络 网格化管理是实现“两热”防控全覆盖、无死角的关键抓手。 通过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贯穿于防控工作的全过程,有效解决了传 统模式下责任不清、覆盖不全、效率不高等问题。 (一)科学划分网格,明确责任主体。在市卫健分局等专业 部门的技术指导下,根据辖区地理布局、人口密度、环境特点等 因素,将社区科学划分为若干个防疫网格。例如,X 社区在此次行 动中划分了 14 个防疫网格。每个网格均明确“一长三员”,做到 “定格、定人、定责”,将防控任务从宏观部署细化至具体的楼 栋、单元乃至住户,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责任 体系。 (二)下沉网格力量,闭环处置问题。网格员队伍是防控体 系的“神经末梢”,承担着发现、上报、处置问题的核心职能。 网格员不仅是政策的“宣传员”,更是风险的“排查员”和环境 的“清理员”。工作中,严格执行“日巡查、日报告”制度,对网格 内的房前屋后、楼顶天台、闲置地块等重点区域进行地毯式排查。 对于发现的积水容器、卫生死角等问题,建立“问题发现-任务交 办-现场处置-复查销号”的闭环管理链条。对于网格内无法独立 解决的难点问题,则通过信息系统上报至街道指挥部,由指挥部统 筹专业力量进行处置,确保问题不过夜、隐患全清零。 (三)聚焦痛点难点,攻克防控堡垒。针对城中村、老旧小 区、建筑工地等区域环境复杂、问题顽固、易于反复的特点,网 格化管理提供了靶向治理的有效路径。X 社区针对核心区域住户 周边环境“难根治”的痛点,创新性地建立了社区网格卫生黑点 整改台账,对每一处顽固点位明确责任人、整改时限和整治标准, 实行挂图作战、逐一销号,确保了攻坚行动的彻底性。 三、坚持科技赋能,提升监测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在传统防控手段的基础上,积极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