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市社会工作部部长参加全市在职县处级干部警示教育的感悟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市社会工作部部长参加全市在职县处级干部警 示教育的感悟 最近,我有幸随各位市领导一同走进 X 廉洁教育中心。那 一个个曾经身居要职、如今身陷囹圄的熟悉面孔,那一句句声泪 俱下、追悔莫及的沉痛忏悔,犹如一记记重锤,猛烈敲击着我的 心灵;更像一把把锋利的手术刀,无情剖开了思想蜕变、行为失 范的病灶根源。特别是书记在现场讲授的廉政党课,深刻剖析的 “五大警示”和掷地有声的“五个决不能”要求,字字千钧、振 聋发聩。这不仅是一次触及灵魂的警示教育,更是一次深刻检视 自身、反思工作、校准方向的宝贵契机。作为新组建的社会工作 部部长,我深知肩上的担子之重。社会工作部承载着加强基层治 理、服务民生福祉、凝聚社会力量的重要使命,直接面对群众, 服务对象多是困难群体、特殊人群。我们的每一项政策落实、每 一分资金使用、每一次服务提供,都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 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获得感。此次警示教育于我而言,不仅 是对个人党性的淬炼,更是对社会工作领域如何筑牢廉洁防线、 践行初心使命的深度叩问。结合社会工作部的职能职责和 XX 实 际,谈几点刻骨铭心的体会与思考。 一、深悟“五大警示”内核,筑牢社工领域“为民务实清 廉”的根基 赖书记剖析的“五大警示”,直指腐败问题的本质,也精准 点中了社会工作领域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和薄弱环节。社会工作部 虽不直接掌管“大项目”、“大资金”,但点多面广、贴近基层, 同样面临着“微权力”寻租、“微腐败”滋生的风险。我们必须 从警示中汲取教训,将其融入社会工作全链条。 (一)警示一: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滑坡,必须筑牢思 想根基。剖析的案例警示我们,信仰迷茫、初心蒙尘,必然导致 方向迷失。社会工作本质上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线阵地。反思社会工作领域,个别人员可能存 在“服务就是施舍”、“岗位就是饭碗”的模糊认识,缺乏“为民 爱民”的真挚情怀和坚定信念。如何确保社工队伍始终保持对党 忠诚、对人民负责的政治本色?我们将:一是强化理论武装铸魂。 将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关于民生工作、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 作为社工队伍教育培训的首课、必修课。依托市委党校、社工学 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阵地,结合 XX 恐龙文化公园“科普 +公益”、金山古镇“文脉传承与社区营造”等本地实践案例, 开展沉浸式、场景化教学,引导社工深刻理解“为了谁、依靠谁、 我是谁”。二是深化宗旨意识教育。组织社工深入困难群众家中、 社区治理一线,开展“换位体验”、“民情恳谈”活动,体察群众 疾苦,倾听真实呼声,在服务实践中不断擦亮为民初心。三是选 树宣传“最美社工”典型。深入挖掘宣传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 优秀社工事迹(如长期服务留守儿童的“代理妈妈”、倾力帮扶 残疾人的“贴心人”),用身边榜样激励队伍坚守信念。 (二)警示二:纪律规矩意识淡漠必然导致行为失范,必须 强化底线思维。案例中无视纪律、突破底线的惨痛教训,深刻揭 示了规矩意识的重要性。社会工作涉及低保、特困、残疾人补贴、 慈善救助、公益项目等多类民生资金和资源分配,虽是“小”权 力,却关乎“大”民生,必须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反思当前工 作,我们在政策执行的规范性、资金监管的精准性、服务流程的 透明性上,仍有提升空间。我们将:一是织密制度笼子。系统梳 理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区治理、社会组织管理等 领域的工作流程和廉政风险点,制定完善《XX 市社会工作部民 生资金管理使用细则》、《社工服务项目廉政风险防控指引》、 《社会组织评估监管办法》等制度,明确操作规范和禁止性条款。 二是加强纪律规矩教育。将党纪国法和部门规章制度纳入社工岗 前培训、在职教育的核心内容。邀请纪检监察干部、审计专家进 行专题授课,用发生在民政、社保等领域的“微腐败”典型案例 开展警示教育,让每一位社工都清楚“红线”在哪、“雷池”勿 越。三是推行“阳光社工”。在村(社区)全面公开各项惠民政 策、救助标准、申请流程、发放结果。探索利用“XX 社工”微 信、村(居)务公开栏等平台,定期公示民生资金使用、公益项 目实施情况,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三)警示三:监督缺位和权力失控是腐败滋生的温床,必 须扎紧制度笼子。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滥用。社会工作点多线 长面广,服务对象分散,监管难度相对较大。必须构建全方位、 立体化的监督网络,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我们将:一是健全 内部监督机制。强化部机关内部审计和财务监管,对民生资金、 购买服务项目实行全流程跟踪审计。建立社工服务“双随机一公 开”抽查制度。二是强化外部协同监督。主动加强与纪检监察、 审计、财政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信息共享和线索移送机制。自 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三是创新群众监督方式。 在社工站(室)设立“廉情信息员”,聘请服务对象代表担任“义 务监督员”。畅通“12349”民政服务热线、“XX 社工”网络平 台等投诉举报渠道,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快速核查、及时反馈。四 是强化社会组织监管。加强对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的资 质审查、过程监管和绩效评估,严防“公益”外衣下的利益输送。 (四)警示四:家风不正、家教不严是腐败的重要诱因,必 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一人不廉,全家不圆”。社工人员虽 然权力不大,但其家风家教同样影响着服务群众的公正性和社会 形象。良好的家风是社工廉洁从业、公正服务的“稳定器”。我 们将:一是将家风建设纳入社工队伍建设。在社工招聘、考核、 评优中,注重了解其家庭观念、生活作风。组织开展“社工好家 风”故事分享会、廉洁家访等活动,引导社工及其家属树立正确 的价值观、利益观。二是在服务中融入家风引导。在开展家庭矛 盾调解、困境儿童关爱、空巢老人服务等工作中,积极宣传倡导 优良家风家教,将廉洁文化、和谐家庭理念融入专业服务。三是 发挥社工在社区家风建设中的作用。支持社工机构、社区社会组 织策划开展“好家风好家训”评选、邻里互助、孝亲敬老等社区 活动,营造崇德向善、廉洁和谐的社会氛围。 (五)警示五:侥幸心理和特权思想是违纪违法的思想根源, 必须彻底摒弃。“别人不知道”、“就这一次”的侥幸心理,“我是 管理者”的优越感,在社工服务中同样需要警惕。社会工作必须 坚持平等、尊重、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观,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 特权思想和行为。我们将:一是强化专业伦理教育。将社会工作 专业伦理守则(如接纳、非评判、保密、案主自决等)作为社工 培训的核心内容,引导社工摆正位置,与服务对象建立平等、信 任的专业关系,杜绝任何形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