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县委宣传部关于近三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县委宣传部关于近三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自2023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精神文 明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 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以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系统性、战略性、前 瞻性地推进全县精神文明建设迈向更高水平。通过持续深化思 想引领、扎实推进文明创建、全面优化文化供给、大力破除陈 规陋习,文明之风已吹遍古称“*”的城乡大地,为我县经济社 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提供了丰润道德滋养。现 将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的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坚持思想引领,筑牢乡村振兴之“魂” 我县始终将思想政治引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定盘 星”与“压舱石”,通过构建多维度、广覆盖、深层次的理论 传播体系,确保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 坚实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构建立体化理论传播矩阵,让党的声音“声”入人 心。我们成功打造了覆盖全县的“云广播”智慧传播平台。该 平台网络遍及全县21个乡镇(街道)的296个村(社区),共部 署1500个广播终端,实现了行政村覆盖率100%。通过设定每 日12时和18时两个黄金时段进行定时播报,内容涵盖党的路线 方针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倡议、金融防诈骗 知识、农业科技信息等,将理论宣讲与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结 合。无论是公园广场的休憩人群,还是田间地头的劳动者,都 能即时接收到权威、准确、鲜活的资讯,使“云广播”成为基 层思想文化宣传的主阵地,真正打通了理论武装“最后一公 里”,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 (二)创新大众化理论宣讲模式,让理论武装“活”起 来。我们深知,理论宣讲的生命力在于其吸引力和感染力。为 此,我县积极探索群众喜闻乐见的宣讲方式,推动理论宣讲 从“文件化”向“文艺化”、从“课堂式”向“沉浸式”转 变。在*瑶族乡,我们组建了由本地德高望重长者和青年骨干构 成的理论宣讲人才库,他们运用亲切的本地方言,将深奥的理 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家常话,有效提升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接受 度。在*镇,青年宣讲员以轻快活泼的快板书形式,生动解读全 国两会精神,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在*镇,文艺志愿者们 更是将本地脱贫攻坚的典型事迹改编成小品、地方粤剧等艺术 形式,让乡亲们在欢声笑语中深刻领悟党的惠民政策,感受身 边发生的巨大变化。这种“乡音+故事+文艺”的多元化宣讲模 式,极大增强了理论宣讲的亲和力与实效性。 (三)取得显著的理论武装成效,让思想根基“固”起 来。近三年来,我县系统整合宣讲资源,组建了县委讲师团、 县理论宣讲人才库、青年讲师团、“红领巾”巡讲团等多支骨 干队伍。各级宣讲力量深入机关、企业、校园、社区、乡 村,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重大主 题,累计开展各类宣讲活动超过2000场次。同时,结合重大节 庆和纪念日,精心组织“强国复兴有我”“感党恩、听党话、 跟党走”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100余场,直接覆盖群众2.5万余 人次。针对青年群体,组织青年讲师团及优秀青年代表开展宣 讲2200余场次,举办“青联大讲堂”80余场次,有效激励了广 大青年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担当作为。我县选送的理论宣讲作品 在*市思想政治精品课比赛中表现优异,2023至2024年间选送 的4部作品全部获奖,充分彰显了我县理论宣讲工作的质量与水 平。 二、聚焦文明培育,共筑和美与共之“家” 我们坚持以文明创建为抓手,以榜样力量为引领,以实践阵 地为依托,内外兼修,持续用力,着力提升全社会文明程 度,构筑崇德向善、守望相助的精神家园。 (一)深化文明创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文明创建是提升 社会文明程度的龙头工程。经过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我县文 明创建工作结出累累硕果。在2024年5月23日召开的全国精神文 明建设表彰大会上,我县*瑶族乡、*镇*村双双荣获“全国文明 村镇”最高荣誉。同时,*镇*村、*镇*村也顺利通过复查,继 续保留此项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标志着我县农村精神文明 建设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形成了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良好局 面。 (二)强化典型引路,道德风尚蔚然成风。榜样的力量是无 穷的。我们始终坚持深入挖掘、大力选树、广泛宣传身边的凡 人善举与道德模范。近三年来,全县涌现出一大批可亲、可 敬、可学的先进典型。例如,二十八年如一日坚持爱心助残 的*同志,获评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服务标兵;面 对危难挺身而出、被群众亲切称为“爱管闲事的光头哥”的*同 志,荣获“十大最美救护员”称号;以孝老爱亲、廉洁治家传 承优良家风的*家庭,获评“全国最美家庭”。通过媒体宣传、 事迹报告会、巡回宣讲等多种形式,这些榜样的感人故事广为 流传,有效引导了广大干部群众见贤思齐,形成了崇德向善、 择善而从的浓厚社会氛围。 (三)建强实践阵地,文明实践深入万家。新时代文明实践 中心(所、站)是整合资源、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重要平 台。我县高标准建成了由1个县级中心、21个乡镇(街 道)所、296个村(社区)站构成的三级联动文明实践阵地网 络,总数达到318个,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全覆盖。县委宣传 部*同志介绍,我们注重品牌化项目化运作,精心培育了“*有 戏”“情定*”“*丰华”“韵动*”等一批深受群众欢迎的文明 实践品牌项目。围绕理论宣讲、文化服务、科普教育、助学支 教、扶贫济困等主题,累计开展各具特色的文明实践活动 达1.5万场次,直接服务和惠及群众超过50万人次,真正做到 了“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2023年,我县1个 中心、2个所、19个站被评为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十百 千”示范中心(所、站)。尤为突出的是,我县的*地方戏 曲——“*地方戏曲”曲暖夕阳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 目,在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斩获金奖,是*市唯 一获奖项目,也是*自治区为老服务类别中唯一获得金奖的项 目,充分展示了我县文明实践工作的创新活力与全国影响力。 三、优化文化供给,点亮群众幸福之“光” 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聚焦人民群众日益 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