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2025年度暑期防范未
成年人溺水工作总结报告
暑期是未成年人溺水事故的高发期、易发期,为切实保障全镇广大青少年儿童
的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
核心理念,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人民群众极端负责的精神,立足于“早”、着眼
于“防”、落实于“细”,全面动员、全域覆盖、全力以赴,扎实深入地开展了2025年度
暑期防范未成年人溺水专项工作,成功构建了多维度、立体化的安全防护体系,取
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现将本年度暑期以来我镇防溺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报告如
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三级联动、责任到人”的闭环管理体系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镇深刻认识到防溺水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从组
织领导层面入手,建立起一个权责明晰、运转高效的指挥和责任体系,确保各项工
作指令能够不折不扣地传达并执行到位。
首先,高位统筹,擘画工作蓝图。在暑期来临之前,我镇便前瞻性地制定并印
发了《*镇2025年度防范未成年人溺水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了“属地管理、分
级负责”与“预防为主、源头治理”的核心原则,详细划分了镇直各部门、各
村(居)委会及相关单位的职责边界与任务清单。镇党委、政府定期召开防溺水工
作专题会议和调度会议,对全镇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与动态调整,逐级传导压力,层
层压实责任,形成了由镇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部门协同作战
的强大工作合力。
其次,构建三级包保责任网络。为将责任落实到“最后一米”,我镇建立了镇、
村、组三级联动的包保责任机制。镇级层面,由联系村的班子成员担任第一责任
人,要求其每半个月必须至少深入所联系的村(居)进行一次防溺水工作的专项督
导检查。村级层面,由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成员担任网格长,要求其每周必须
对网格内的水域和重点家庭进行至少一次巡查走访。村民小组层面,则由小组长或
德高望重的村民担任片区巡查员,负责对所属片区的重点水域进行每日不定时的巡
回检查。这一机制确保了每一片水域、每一个重点家庭都有具体的责任人,实现了
管理无死角、责任全覆盖。
再者,精准摸排,锁定重点群体。防溺水工作的关键在于对风险的精准识别与
管控。我镇组织力量对全镇范围内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
童等特殊困境儿童群体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摸底排查。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联
系、查阅档案等方式,我们精准掌握了这些重点群体的家庭情况、监护现状、日常
活动范围等关键信息,建立起“一人一档”的动态管理台账。这为后续开展针对性的宣
传教育、监护指导和关爱帮扶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确保了帮扶措施能够精
准滴灌,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二、坚持预防为主,筑牢“线上线下、家校社协同”的立体宣传防线
预防是减少乃至杜绝溺水悲剧的最有效手段。我镇坚持宣传教育先行,通过线
上与线下相结合、家庭与学校社会相联动的模式,致力于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珍爱
生命、预防溺水”的浓厚氛围,从根本上提升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救
互救能力。
一方面,创新线上宣传,扩大覆盖广度。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我镇充分利用“线
上图文+线下宣讲”的双渠道宣传模式。线上,我们通过“*镇发布”微信、各
村(居)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定期推送图文并茂的防溺水科普知识、权威专家解
读、溺水事故警示案例分析以及自救互救技能动画短片。自暑期以来,累计推送各
类安全提示信息20余条,总阅读量和转发量覆盖群众超过万人次,有效突破了传统
宣传方式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了安全知识的快速、广泛传播。
另一方面,深化线下教育,提升触达深度。我镇组织镇干部、驻村工作队、妇
联“爱心妈妈”队伍、共青团儿童团以及社会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组成了一支规模庞大
的防溺水宣传队伍。这支队伍以深入村寨、贴近农户为工作重心,利用农村赶集日
人流集中的契机,设立宣传咨询台,发放宣传单页,现场讲解防溺水“六不准”等核心
要点;同时,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和村民家中,与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进行面对面的
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私自下水游泳的巨大风险,并反复强调家长和监护人
必须履行的法定监护责任。通过这种“敲门行动”,确保了宣传教育能够直达每一个家
庭、触动每一位家长,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责任意识。据不完全统
计,暑期以来已开展集中宣传活动10余场次,入户走访超过1500户。此外,我镇还
积极推动家校社协同共育机制。在暑假前,主动联合辖区内中小学、幼儿园,通过
召开主题班会、举办安全知识讲座、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将防溺水安全教育延
伸至校园主阵地,构建起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无缝防护网络。
三、深化隐患排查,织密“人防物防技防、巡查处突一体”的综合管控网络
在强化宣传教育的同时,我镇将工作重心下沉到对风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