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上半年营收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大家好。金秋伊始,万物丰成。在这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的关键节点,单位召集各核心业务板块负责同志,召开这次营
收工作推进会,非常及时,也十分必要。会议的主题非常明
确,就是要全面盘点上半年的成绩与不足,精准研判当前面临
的形势与挑战,系统部署下半年的目标与任务,动员全体同仁
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力量,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坚决打
赢全年营收目标这场硬仗。
刚才,财务部通报了详尽的数据,各分管领导也结合分管领
域,就下半年的营收计划与具体举措作了汇报。市场开发
部、*中心等部门在会前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对每一个项
目、每一笔潜在收入都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过堂”,形成了
一份沉甸甸的清单。这些工作,为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和后续
工作的有力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体来看,大家的发言
问题导向鲜明,目标举措务实,展现了直面挑战的勇气和攻坚
克难的决心。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和单位的整体战略考
量,我讲三点意见。
一、正视差距,保持清醒——客观评估当前营收形势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日趋激烈的行业
竞争格局,单位全体上下同心同德,迎难而上,在市场开拓、
技术服务、内部管理等方面付出巨大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
绩。但是,成绩要肯定,问题更要正视。越是在关键时刻,越
需要保持一份“赶考”的清醒和“归零”的心态。
从财务部刚才通报的数据来看,形势不容乐观,压力扑面而
来。根据年初制定的战略目标,本单位2025年全年营收指标
是*亿元。截至6月30日,累计完成营收*亿元,仅占全年目标
的37.5%。这意味着,要在下半年的140多个有效工作日里,完
成剩余的*亿元营收任务,平均每个月的营收额要比上半年高
出70%以上。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目标,是一块需要奋力一跃
才能够到的“高地”。数字的背后,是深层次问题的反映。究
其原因,既有外部环境的客观影响,也有内部工作的主观不
足。从外部看,行业增速放缓,市场需求结构发生深刻变
化,同质化竞争进入“红海”阶段,价格战愈演愈烈,这在一
定程度上压缩了利润空间,增加了项目获取难度。同时,部分
重点项目因业主方资金计划调整或审批流程变动,出现了不同
程度的延期,直接影响了上半年的营收确认进度。这些是客观
存在、需要勇敢面对的“逆风”。从内部看,更要进行深刻的
自我剖析。一是项目推进的均衡性有待加强。部分重点项目进
展顺利,但一些体量中等的项目存在“前紧后松”甚至停滞不
前的现象,未能形成连贯、稳定的营收流。二是市场拓展的穿
透力尚显不足。在巩固传统优势市场的同时,对新兴区域、新
兴业务领域的布局和渗透速度偏慢,新的增长点尚未形成规模
效应,“多点开花”的格局还未完全打开。三是业务协同的耦
合度仍需提升。*中心、*中心、*中心等核心业务板块之间,虽
然有合作,但主动策划、深度捆绑、一体化营销的“集团
军”作战模式尚未真正形成,单兵作战多,联合作战少,未能
将单位的综合优势发挥到极致。四是技术创新的转化率亟待提
高。虽然在智慧建造、数字孪生等领域储备了一批前沿技
术,但从技术成果到市场订单,再到最终营收的转化链条还不
够顺畅、不够高效,技术优势未能完全、迅速地转化为市场胜
势。认识差距,不是为了气馁,而是为了找准方向;剖析问
题,不是为了推诿,而是为了精准发力。全体同志必须清醒地
认识到,下半年的任务极其艰巨,时间极其紧迫,没有任何退
路和任何喘息之机。必须彻底摒弃“等、靠、要”的消极思
想,彻底杜绝“温、拖、散”的工作作风,以“逆水行舟,不
进则退”的危机感和“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迅速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单位的决策部署上来。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下半年营收工作的核心抓手
面对*亿元的硬任务,不能搞“大水漫灌”,更不能“胡子
眉毛一把抓”,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找准核心抓
手,实施精准打击,在关键领域实现重点突破。
第一,以项目为王,打好存量与增量组合拳。营收工作,根
基在项目,核心在落地。下半年,一切工作都要围绕项目
转,一切资源都要向项目倾斜。一要全力以赴“稳存量”。存
量项目是营收的基本盘,是必须牢牢守住的阵地。会前梳理出
的那份项目清单,就是下半年的“作战图”。对于清单上明确
的年底前可确保营收的项目,例如“*新区智慧城市基建安全监
测项目”“*市数字孪生城市平台开发项目”等,要成立工作专
班,由分管领导亲自挂帅,实行最严格的节点管理。要倒排工
期,挂图作战,将任务分解到周、责任落实到人。要加强与业
主的沟通协调,动态掌握项目进展,尤其要紧盯合同关键条
款,在每一个里程碑节点完成后,第一时间启动结算和回款程
序,确保颗粒归仓,杜绝“干了活没拿到钱”的情况发生。要
确保这些“压舱石”项目不但要按时完成,更要实现高质量的
营收确认。二要千方百计“拓增量”。完成全年目标,仅靠存
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增量上寻求更大突破。对于清单上列
出的“可争取”项目,例如“*区域存量资产数字化评估与盘活
项目”“*跨海大桥结构健康检测服务”等,市场开发部要发挥
尖刀作用,联合相关业务中心,主动出击,贴身紧逼。要深入
研究客户的真实需求和痛点,提供超越期待的定制化解决方
案,用专业和服务赢得信任。要敢于和强手“掰手腕”,在一
些战略性新兴项目上,即使利润空间暂时不大,也要力争拿
下,目的在于抢占赛道、树立标杆、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