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镇加强户外招牌安全管理工作部署
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镇加强户外招牌安全管理工作部署会,主要
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我镇户外招牌安全管理面临的严峻形势,贯
彻落实区委领导的批示要求,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
系统部署。刚才,相关职能部门通报了前期的排查整治情况,会议
也传达了《关于强化全域门责自治加强招牌安全管理的实施方案》
与《关于近期户外招牌安全工作的情况汇报》两个文件,我都同
意。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正视问题,认清形势,深刻把握户外招牌安全管理的极端
重要性
城市安全,人命关天。户外招牌作为城市景观的组成部分,是
商户经营的“脸面”,更是城市公共安全的“镜子”。一块小小的
招牌,向上牵动着城市品质和形象,向下关联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
产安全。可以说,“头顶上的安全”是必须牢牢守住的安全底线,
容不得半点疏忽和懈怠。
近年来,我镇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市容市貌
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成绩背后依然潜藏
着不容忽视的风险。根据前期工作汇报中统计的数据,形势不容
乐观。自 2025 年以来,全镇累计开展专项巡查 150 余次,覆盖各类
经营主体超过 4200 家,排查出存在不同程度安全隐患的户外招牌
多达 580 处。这些隐患具体表现为:一是结构老化松动,部分招牌
因长年日晒雨淋,连接构件锈蚀、焊点开裂,存在高空坠落风险;二
是用电不规范,线路私拉乱接、绝缘层破损老化等问题突出,极易
引发短路和火灾;三是设置不合规,部分招牌未经审批擅自设置,
尺寸、材质、安装位置均不符合《X 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技术规
范》的要求;四是维护缺失,大量商户“重建轻管”,招牌安装后便
无人问津,日常检查和定期保养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这些问题的
存在,根源是多方面的。从主观上看,部分商户和产权人安全意识
淡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没有真正树立起来,只顾眼前经济利
益,忽视了公共安全责任。从客观上看,我们的监管链条还存在薄
弱环节,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存在“一阵风”式整治的现
象,导致问题反复回潮。特别是随着我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商业
业态日益丰富,新增招牌数量多、更新换代快,给我们的监管工作
带来了新的、更大的挑战。同志们,安全隐患猛于虎。任何一处
隐患,在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条件下,都可能演变为一场不堪设
想的事故。我们必须从思想深处警醒起来,把户外招牌安全管理
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
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坚决消除存量隐患、遏制增量风险,切实
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标本兼治,系统施策,构建全链条闭环式的安全监管体系
做好户外招牌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源头治理、
过程严管、末端发力,构建一个权责清晰、流程规范、监管有力
的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根据《关于强化全域门责自治加强招牌
安全管理的实施方案》的精神,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压实“四方责任”,织密安全管理“责任网”。安全管
理,责任是核心。必须明确界定并严格落实各方责任,形成“各司
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的良好局面。一是要全
面夯实产权人的主体责任。要通过发放安全告知书、签订安全承
诺书等方式,反复强调“产权人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法律定位。
产权人不仅对招牌的设置申请、施工安装负责,更要对后续的日
常维护、定期检测、安全鉴定直至最终的拆除全生命周期负责。
凡是因责任不落实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的,必须依法依规严肃追究
其法律责任。二是要精准落实政府部门的监管责任。各职能部门
要打破壁垒,协同作战。镇城建中心要当好“技术审核员”,严格
依照市、区两级的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对户外招牌的设计方案、
结构安全、材料选用等进行前置审批和技术把关,从源头上杜绝
“带病”方案。镇城运中心要当好“智慧调度员”,充分运用“一
网统管”平台,建立全镇户外招牌的电子档案数据库,实现动态更
新、风险预警和精准派单。镇城管中队要当好“一线执法员”,
加大日常巡查频次和执法力度,对巡查发现的违规设置、存在安
全隐患的招牌,要第一时间下达整改通知,对逾期不改或存在重大
安全隐患的,要依法组织强制拆除,形成有效震慑。三是要充分激
活村、公司的属地责任。各村、公司作为连接政府和商户的桥
梁纽带,是安全管理的“前沿哨所”。要切实担负起对辖区内商业
载体的日常巡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