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全县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优化营商环
境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既是一次分析形势、统一思想的动员会,更是
一次锚定目标、加压奋进的誓师会。主要任务就是深入贯彻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
平总书记关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动员全县上下思想大解放、
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掀起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和优化营商环境的热潮,为 X 县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更为
强劲的动力。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洞察高质量发展的“时”与“势”,在把握大局
中坚定必胜信心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任何一个地区的发展,
都离不开对时代大势的深刻洞察和精准把握。当前,我们正处在
一个风云激荡、深刻变革的时代,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迎
来千载难逢的机遇。看清“时”与“势”,才能找准“位”与
“责”。
(一)要从“国之大者”中看清发展方向。党的二十大擘画
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高质
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新时代
的硬道理。这不仅是经济命题,更是政治命题。对 X 县而言,
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把国家战略、省市部署与县域实际紧密
结合,把抽象的蓝图转化为具体的施工图。我们不能再用老眼光
看待新发展,不能再用旧思维应对新挑战。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必
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到,抓高质量发展就是抓最大的
政治,抓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抓最根本的发展基础。这是我们必须
扛起的政治责任,也是检验我们是否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
诚践行“两个维护”的试金石。
(二)要从区域竞争中看清发展态势。环顾四周,百舸争流、
千帆竞发,区域竞争已经从过去的“拼资源、拼政策”转向了
“拼环境、拼服务、拼创新”的综合实力较量。可以说,营商环
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吸引力。哪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好,人才
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往哪里流、项目就在哪里建。近年来,我们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2024 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352 亿元,
同比增长 6.1%,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 9.5:45.2:45.3,但必须清醒
地看到,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依然明显。我们的产业层次还不够高,
创新能力还不够强,部分干部服务企业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升。
这种“标兵渐行渐远、追兵越来越近”的紧迫感,我们必须感同
身受。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就是落后。我们没有任何理
由沾沾自喜、故步自封,唯有以“二次创业”的豪情,奋起直追、
争先进位。
(三)要从自身基础上看清发展潜势。审视自身,我们同样
有基础、有优势、有潜力。经过多年发展,我们已经形成了以高
端装备制造、新材料为主导的工业体系,X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
业园、X 生物医药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为产业升级积
蓄了强大动能。2024 年,全县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超过 180
亿元,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 35 个,这就是市场对我们投下的“信
任票”。我们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正在加速转化为
发展优势。更重要的是,全县人民思发展、盼发展、谋发展的愿
望十分强烈。这股蕴藏在干部群众中的磅礴力量,是我们战胜一
切艰难险阻、赢得未来的最大底气。只要我们把思想统一起来,
把力量凝聚起来,把责任扛起来,就一定能将潜力转化为实力,
将优势转化为胜势。
二、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纲”与“目”,在系统谋划
中擘画宏伟蓝图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做到
纲举目张。我们要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的新发展理念,构建起支撑 X 县未来发展的“四梁八柱”。
(一)要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引擎,塑造发展新优势。创
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
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要全力打造区域性创新高地,加快 X 科
创走廊建设,支持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力争到 2026 年,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 GDP 比重达到 2.5%。要推动产业链与创
新链深度融合,围绕主导产业,实施“卡脖子”技术攻关计划,
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要构建全
方位的人才引育体系,实施“X 英才”计划,拿出真金白银、真
心实意,让各类人才在 X 县有用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