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关于新时代反腐倡廉的制度设计与价值观培育工作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新时代反腐倡廉的制度设计与价值观培育 工作报告 中国古语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 圆”,这些简单的语句蕴含着深刻道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 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压态势持续推进反腐败斗争,赢得 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纵观历史,中外都曾开展过大规模 的反腐败运动,比如明朝朱元璋主推的反腐肃贪运动,19 世纪 末 20 世纪初美国开展的反腐败运动。从以往这些运动看,虽然 反腐败会带来一些短期的负面影响,如打破一定时期形成的社会 稳定状态,但是其带来的长远利益远大于短期的调整成本。如果 我们不下大力气进行反腐败斗争,那么既得利益集团就会不受控 制地扩大,我国就会不可避免地走向裙带政治关系的深渊。反腐 败既要“治标”,涤荡官场旧习,也要“治本”,营造良好的政治社 会环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治本之道。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2014 年 10 月 23 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 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 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治大于法治 我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采用人治传统。社会政 治架构中家天下的统治秩序使中国人长期深陷三纲五常的儒家 文化束缚,这样的道德要求固化了人际交往关系,虽然能使社会 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但也带来对上级的盲目服从。 人治传统有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历史时期的人治传 统加大了社会经济的运行成本,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权 力腐败表面上看是一个政治问题,本质上却是个经济问题。经济 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权力腐败本质上是权钱交换,人治社会传统 为其提供了温床。虽然官员贪污腐败主要受其自身修养有瑕疵、 政治立场不坚定等因素影响,但也与人治社会下人际交往、政治 生态环境等因素有关。 当权力过分集中,制约不力、监督不力的情况下,利用权力 的寻租行为就会层出不穷。很多落马官员都利用裙带关系建立自 己的小圈子,寻租设租,谋取自身利益。这种行为严重干扰了正 常的市场经济运行秩序,增加运行成本,使得整个社会经济运转 效率低下。官商勾结、寻租腐败,也会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拳反腐 党的十八大之前,市场经济制度的不完善给部分官员提供了 可乘之机。比如,“唯 GDP”的考核方式极易推动官商勾结,使 官员成为“官员企业家”,从而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利益生态。进 入新时代以后,裹挟在这些利益生态中的官员对新的政治生态持 观望态度,在对既有利益损失进行计较、对未来预期利益的不确 定性感到忐忑不安中表现出“为官不为”的灰色心态。打破既得利 益集团的相对平衡后,我们在反腐和改革两个层面破坏了业已存 在的利益秩序。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拳反腐,取得显著成绩。中央八项规定、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持续深化纠治“四风”,人事再布局、 为法治立威、为改革加码,每一次举棋落子间都有着鲜明的新气 象。一路走来,我们已经形成常态化的反腐机制。反腐不能停, 不能搞成一场政治运动。如果只是“一阵风”,那么官场的旧风恶 习就会卷土重来,我们就会失去一次移风易俗、建构现代市民社 会的历史性机遇。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言,建构现代市民社 会是十分必要的。2024 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 356.3 万件次,其中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 100.7 万件次。处置问 题线索 217.5 万件。立案 87.7 万件,其中立案省部级及以上干部 73 人、厅局级干部 4348 人、县处级干部 3.5 万人、乡科级干部 12.1 万人;立案现任或原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10.4 万 人。处分 88.9 万人,其中党纪处分 68 万人、政务处分 27 万人; 处分省部级及以上干部 73 人,厅局级干部 3838 人,县处级干部 3.1 万人,乡科级干部 11.2 万人,一般干部 12.8 万人,农村、企 业等其他人员 61.3 万人。 不破不立。党中央重拳反腐的目的是要打破官场政治旧生态, 打消官员侥幸观望的政治投机心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 建立正确价值取向,使官员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三)法治是反腐的利器 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急需将改革中形成的理论模式法治化、 制度化,这也是打破人治传统,构建法治社会,建设反腐倡廉长 效机制的有利时机。法治可以克服人治的缺陷,保证权力在决策 过程中不被滥用。人治社会,办事依靠裙带关系,从自身利益出 发进行决策;法治社会,决策过程更加规范化、程序化,决策结 果更为理性。法治为实现机会均等原则提供保证。在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下,每一个市场主体的机会是均等的,这是最经济的运行 方式,而寻租设租、“拍脑袋”决策则会干扰市场运行机制,带来 决策成本。 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 作用,二者不可偏废。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 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法律制度。相对于人治社会,法治经济本身体现了文明的进 步,是反腐的利器。 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 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 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 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顶层设计。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 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等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我 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是共产主义社会。尽管改革开 放四十多年来的发展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经济总量稳 居世界第二,但是人均 GDP 尚未达到高收入国家下限标准,与 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 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怎么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史上有过有益探索,取得过成功经验,也经历 过挫折与失败。比如,20 世纪 90 年代前后,苏联解体,东欧剧 变。基于历史经验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逐步 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同志指出,“社 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 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建成共产主义社会是我们的理想, 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