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纪委监委、市妇联联合召开的全市处
级领导干部家属廉洁家风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的价值观念,早已深深融入我们民族的文化血脉之中。家庭不仅是社会的基本细
胞,更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风,作为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如春风化雨,润物
无声,深刻影响着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行和人生追求。对于党员领导干部
而言,家风绝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是反映党风政
风的“晴雨表”,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
全市处级领导干部家属廉洁家风座谈会。首先,我代表市委、市纪委监委,向各位
领导干部家属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也借此机会,向大家长期以来对我们工作的
理解、支持和默默奉献,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今天召开这个座谈会,主要目的是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共同探讨新时代廉
洁家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路径,引导和激励广大领导干部及家属同心同德、同
向同行,共同筑牢反腐倡廉的家庭防线,以纯正家风涵养清朗党风,以千千万万家
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一、深刻认识家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筑牢家庭“廉洁港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风建设,将其摆在
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
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家风建
设与党风廉政建设、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我们加
强新时代家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座的各位,你们的爱人都是我市各条战线、各个单位的处级领导干部,是推
动*市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既是单位的“主心骨”,也是家庭的“顶梁柱”。他们的
形象,不仅代表个人,更代表着我们党和政府的形象。一个人的清正廉洁,离不开
自身坚定的理想信念,也离不开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支持。一个和睦、廉洁、向
上的家庭,是领导干部砥砺品行、干事创业最温暖的港湾和最坚强的后盾。反
之,如果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家门不净,家庭就可能成为腐败的温床,最终导
致“一人不廉,全家不圆”的悲剧。近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市绝大多数领导干部
及家庭都能够严于律己、清廉持家,涌现出了一大批家风优良、事迹感人的先进典
型,为全市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但是,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家风败坏仍然是诱
发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纵观近年来查处的各类案件,特别是高
级领导干部的腐败案件,背后往往都有“家族式腐败”的影子。有数据显示,在一些被
查处的腐败案件中,超过60%的案件与家庭成员有关,存在着“夫妻档”“父子兵”“兄弟
连”等形式的腐败。这些案件,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刚才,我们共同观看了警示教育
片《正风反腐》和《家书说》,片中的一个个反面典型,用他们声泪俱下的忏悔和
支离破碎的家庭,为我们敲响了长鸣的警钟。他们曾经也拥有令人羡慕的职位、幸
福美满的家庭,但正是在“亲情”的幌子下,在金钱和利益的诱惑面前,放松了警
惕,混淆了公与私的界限,把家庭变成了“权钱交易所”,把家人拉进了腐败的深渊。
有的妻子利用丈夫的职权影响,大肆收受贿赂,成为“贪内助”;有的子女打着父母的
旗号,在外招摇撞骗、牟取私利,最终“坑爹坑妈”;有的干部默许、纵容家人胡作非
为,把对家人的“爱”变成了“害”。这些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我们,家风正则作风正,家
风正则党风清,家风正则政风淳。家风建设,正当其时,刻不容缓。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抓好家风建设,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战略
部署的政治要求,也是保护关爱我们每一位领导干部、守护我们每一个家庭幸福安
宁的现实需要。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家属同志,都能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
自己肩负的特殊责任,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投身到廉洁家风建设中
来,当好“守门员”,把好“家门关”,共同守护家庭的清廉与幸福。
二、准确把握家风败坏的深层根源,以高度的警醒自觉抵御各种“家庭围猎”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家风的败坏,往往始于思想的松懈和行为的失范。从
查处的案件来看,导致家风不正、家庭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源往往离不开
以下几种错误心态的侵蚀。
第一,是“补偿”心理作祟,导致权力观扭曲。有的领导干部觉得自己在工作上
兢兢业业,为党和人民付出了很多,就想在物质上给家人一些“补偿”。有的家属也认
为,干部工作辛苦、压力大,理应享受更好的生活,对一些不义之财的到来,不仅
不警惕、不拒绝,反而心安理得,甚至主动索取。这种错误的补偿心理,模糊了公
私界限,把手中的公权力异化为谋取家庭私利的工具。最终,所谓的“补偿”变成了对
家庭最沉重的“伤害”。
第二,是“攀比”心理失衡,导致价值观错位。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上存在着
一些追求奢华、崇尚享乐的不良风气。有的领导干部家属看到身边的生意人、大老
板一掷千金、豪宅名车,心理上就容易失衡。她们会抱怨自己的丈夫“没本事”“太老
实”,甚至明里暗里鼓动丈夫利用职权去“活动活动”。这种盲目的攀比,会让一个家
庭迷失在物欲的追逐中,忘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本色。幸福不是比出来的,而是
靠勤劳和智慧奋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