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全省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省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推进 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省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推进 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 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农业农村部加 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推进会任务要求,分析当前形势, 交流经验做法,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 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稳定。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 性,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全面提升基层监管能力 和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下面,我讲三点 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 管的战略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食品安全是民生,民生与安全联系在 一起,是最大的政治。”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农产品质量安 全监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从战略全局高度充分认识 到,基层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第一道防线,基础不牢,地动 山摇。只有将监管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才能真正构 筑起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 人民群众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 管工作面临新挑战新任务。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 凝聚共识,切实增强做好基层监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坚守为民初心,把握安全监管时代使命。农产品质量 安全是重大民生问题,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 全感。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就是保障最基本民生,这是践行以人 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 众对农产品的需求已经从“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吃得健康” “吃得放心”。这意味着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 拓展,监管工作的标准和要求也随之提升。我们必须主动适应这 种变化,将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作为监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从产业发展角度看,质量安全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 没有质量安全,品牌就立不起来,市场就拓不出去,产业效益也 就无从谈起。尤其是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实现产业 兴旺必须坚持以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为导向。这要求 我们必须将质量安全监管深度融入农业产业发展全过程,通过提 升质量安全水平来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 增收。从全局工作看,农产品质量安全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 重要基石。一旦发生质量安全事件,极易引发公众恐慌,损害政 府公信力,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我们必须以“时时放心不 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基层监管各项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系 统性、区域性质量安全风险的底线。 (二)洞察风险挑战,认清监管工作严峻形势。当前,我省 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持续向好,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 识到,风险隐患依然存在,监管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农 业生产经营主体数量庞大且分散,小农户长期存在,组织化程度 不高,标准化生产推行难度较大,这给源头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 部分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不强,违规使用农业投入品的现象仍未 彻底根除。其次,农产品种类繁多,产业链条长,环节复杂,从 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风险点遍布生产、收购、贮藏、运输、销 售等多个环节。这意味着监管必须覆盖全链条,任何一环的疏漏 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再次,新的风险因素不断涌现。例如,农 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线上销售、预制菜等带来新的监管盲 区;环境污染可能带来的重金属、有机物残留问题;以及极端天 气频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的潜在影响等。这些都对我们的监 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基层监管体系薄弱问题依然突出。 部分地区存在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专业能力不强、经费 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导致监管“最后一公里”难以完全打通。面 对这些严峻挑战,我们绝不能有丝毫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必须 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持续强化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不断增 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三)筑牢法治根基,完善监管执法制度体系。法治是治理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利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最严谨 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 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四个最严”的要求,凸显了法 治在食品安全治理中的核心地位。我们必须坚持依法行政,不断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法律制度体系,为基层监管提供强有 力的法治保障。要持续完善标准体系。围绕我省主导产业和特色 农产品,加快制修订一批覆盖面广、适用性强的安全生产技术规 程和质量安全标准。推动标准入户落地,引导生产经营者按标生 产,让标准成为质量的“硬约束”。要健全监管制度规范。进一 步明确各级监管机构的职责权限、监管程序和工作要求,实现监 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评估、 预警机制,做到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要强化执法办案 机制。建立健全线索摸排、调查取证、行刑衔接等机制,加大对 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坚持“零容忍”态度,对于使用禁限用药 物、非法添加等严重违法行为,要依法从严从重处罚,形成强大 震慑力。要探索建立信用监管机制。基于监管信息,对生产经营 主体进行信用评级,实施分级分类监管,让守信者一路绿灯,失 信者处处受限。 (四)强化支撑保障,注入监管能力提升动能。强大的支撑 保障体系是提升基层监管能力的基础。我们必须加大投入,整合 资源,为人财物等关键要素提供坚实保障,确保基层监管机构有 能力、有手段履行好职责。要加强队伍建设。严把人员入口关, 选拔专业对口、素质过硬的人员充实到监管一线。建立常态化培 训机制,通过业务轮训、技能竞赛、跟班学习等多种形式,全面 提升监管人员的法律素养、专业水平和实操能力。打造一支政治 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基层监管铁军。要强化经费保障。 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保障日常监管、监督抽查、执法办案、 人员培训等所需经费。特别是要加大对快速检测、执法装备、信 息化建设等领域的投入力度,改善基层工作条件。要提升装备水 平。为基层监管机构配齐配全快速检测设备、采样工具、执法记 录仪、移动执法终端等必要的装备,提升监管工作的科技化和现 代化水平。要推进信息化建设。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 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覆盖全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平台。 实现生产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追究, 让数据多跑路,让监管更高效。 二、聚焦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