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上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研讨发言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议上加快构 建新发展格局的研讨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重大战略, 结合近期学习和工作思考,谈几点不成熟的体会和认识,与大家 交流。发言若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通过再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 要论述,我的内心感受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一是“紧迫感”, 二是“方向感”,三是“责任感”。这一战略构想,不仅仅是宏观 经济层面的顶层设计,更是关乎国家长远发展和安全、关乎每个 区域兴衰存亡的根本遵循。作为 X 县的“一线指挥员”,我时常 反思,在全国、全省、全市构建新发展格局这盘大棋中,X 县的 位置在哪里?我们的优势是什么?未来的路径该如何走?这种 思考越深入,肩上的担子就越沉重。 一、深化思想认识,把握战略主动 学习的过程,是不断校准思想和行动“罗盘”的过程。过去, 一谈发展,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招商引资、上项目,把目光更多地 投向“外”。而新发展格局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这并非要 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要求把发展的立足点更多地放到自身上来, 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我个人而言,最 大的思想触动在于对“循环”的理解。经济社会是一个生命有机 体,其活力在于循环畅通。正如源文件所指出的,“如果经济循 环顺畅,物质产品会增加,社会财富会积聚,人民福祉会增进”。 这个循环,既包括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内部小循环,也包 括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大循环。对于 X 县这样 一个地处内陆的县域单元,畅通循环尤为重要。过去可能存在一 种误区,认为搞“内循环”就是在县域内搞“小而全”的自我配 套。通过学习才深刻认识到,这是对战略的曲解。真正的内循环, 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基础的,是要打破行政壁垒,让优质要素 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X 县的“内循环”不是要画地为牢, 而是要更主动、更高效地融入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大动脉之中,成 为其中一个功能完备、血脉畅通的“器官”。同时,构建新发展 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这对 X 县的警示 意义尤其深刻。我们的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如果缺乏人无我有的 “独门绝技”,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就容易被边缘化,甚至在产 业链重构中被“甩下车”。这种自立自强,不是什么都自己干, 而是要找准定位,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里深耕细作,形成不可替 代的比较优势,打造属于 X 县自己的“金字招牌”。 二、正视现实差距,保持清醒坚定 以新发展格局的要求为标尺,坦率地说,X 县当前还存在一 些亟待补齐的短板和弱项。这既是挑战,也是未来发力的方向。 一是供给体系适配性不强。我们的传统产业占比依然较高, 产品附加值偏低,创新能力不足。面对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新趋 势,我们能够提供的高品质、个性化、绿色化产品和服务还不 够多,供给侧的升级速度没有完全跟上需求侧的变化。比如, 我们的特色农产品虽有品质,但在品牌化、标准化、市场化方面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没有完全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和群众的实在 收益。 二是内需潜力挖掘不深。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从数据看,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