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教育局长在新教师入职培训暨师德师风建设
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是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新学期开学前的关键节点,我们
齐聚一堂,既是为新入职的 326 名教师送上“入职第一课”,也
是为全县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拧紧“责任弦”。过去一年,我
县教育事业交出了亮眼答卷: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 99.8%,较
上年提升 0.3 个百分点;中考优质高中录取率突破 42%,比三年
前提高 8.5 个百分点;XX 镇中心小学获评省级文明校园,XX
乡 XX 中学的王秀琴老师荣获“省级优秀班主任”称号,XX 县
第一幼儿园的“阳光早教”项目入选市级学前教育示范案例……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全县 5128 名在职教师的日夜坚守与辛勤付
出。今天,326 名新教师的加入,为我县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
——你们中有 218 名本科毕业生、45 名硕士毕业生,有 127 人
主动申请到乡镇学校任教,这份热情与担当让人欣慰。但如何快
速适应讲台、站稳讲台、守住师德底线,如何把“教书育人”的
初心转化为日常教学的实际行动,正是我们今天要重点交流的话
题。接下来,我结合全县教育工作实际,讲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锚定初心航向,把稳教育“压舱石”
教育的初心,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让山区孩子能享受到和
城区孩子一样的优质课堂,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是让教师在三尺讲台上实现人生价值。要把稳这份初心,就得从
“照亮学生、坚守赤子心、夯实本领、温暖成长”四个方面扎牢
根基,这正是“师者如灯,照亮学生前行路”“行者无疆,坚守
教育赤子心”“学者不辍,夯实育人硬本领”“仁者爱人,温暖学
生成长途”这四句话的真谛。
(一)师者如灯,照亮学生前行路
教师就像一盏灯,不仅要自己明亮,更要为学生照亮方向。
去年我县对 1200 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87%的学生表示“最喜
欢的老师,是能懂自己、帮自己解决问题的老师”。要当好这盏
“灯”,就得做到三个方面:一是要摸清学生底数,新入职教师
要在开学前走访所带班级 30%以上的学生家庭,像 XX 乡 XX 小
学的李建军老师,去年入职后用一个月时间走访了全班 48 名学
生,不仅记录了学生的学习基础、生活状况,还记下了每个孩子
的兴趣爱好——比如谁喜欢画画、谁擅长体育,开学后根据这些
情况组建兴趣小组,让原本沉默的学生变得开朗;二是要做到因
材施教,避免“一刀切”教学,我县 XX 中学推行的“分层教学
法”就很值得学习,他们将每个班级分为基础组、提升组、拔尖
组,基础组侧重课本知识点巩固,提升组增加拓展练习,拔尖组
开展课题探究,去年该方法使班级平均分提升 12.3 分,及格率
提高 18 个百分点;三是要关注学生心理,当前中小学生心理问
题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我县去年在 38 所学校建成标准化心理辅
导室,新教师要掌握“倾听、共情、引导”的基本心理辅导技巧,
每学期至少与 10 名以上学生进行深度心理沟通,就像 XX 县实
验小学的张莉老师,发现学生小宇因父母离异变得厌学后,每周
抽 2 次课后时间和他聊天,还推荐他加入学校航模社团,半年后
小宇不仅成绩回升,还在市级航模比赛中获奖。
(二)行者无疆,坚守教育赤子心
教育不是“三分钟热度”的职业,需要长期的坚守。我县有
15 个乡镇(街道),其中 8 个是山区乡镇,这些地方的学校条件
相对艰苦,但正是有一批教师的坚守,才让山区孩子有了读书的
希望。要守住这份赤子心,就得做到四个方面:一是要适应基层
环境,今年主动申请到乡镇学校任教的 127 名新教师中,有 32
人分配到海拔 600 米以上的山区学校,比如 XX 镇 XX 教学点,
全校只有 5 个年级 48 名学生,交通不便、生活设施简单,但去
年在这里任教的赵刚老师,用两年时间改善了学校的图书角,还
争取到社会捐赠的 20 台电脑,让山区孩子用上了多媒体课堂;
二是要克服畏难情绪,新教师刚入职可能会遇到“课堂纪律难管”
“家长沟通不畅”等问题,去年我县对新教师的跟踪调查显示,
65%的新教师在入职 3 个月内会产生焦虑情绪,这时候要主动向
老教师请教,像 XX 县第二中学的“师徒结对”制度,让每位新
教师都有专属指导老师,去年参与结对的 89 名新教师,90%都
能在半年内独立应对教学难题;三是要保持工作热情,避免“职
业倦怠”,可以通过参与学校活动、记录教学心得等方式调节,
我县 XX 幼儿园的年轻教师们,每月开展“教学故事分享会”,
把和孩子相处的暖心小事讲出来,不仅缓解了工作压力,还增强
了职业认同感;四是要树立长期目标,不要把教学当成“临时工
作”,去年我县有 18 名新教师考取了“农村学校任教满 3 年”的
专项职称加分资格,有 23 名新教师成为学校的骨干备课成员,
希望大家也能给自己制定“1 年站稳讲台、3 年成为骨干、5 年
形成特色”的成长计划。
(三)学者不辍,夯实育人硬本领
“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的学识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
去年我县组织的教师业务测试中,新教师的平均分比老教师低
15 分,主要差距在“教材解读能力”“教学设计技巧”等方面。
要夯实这份硬本领,就得做到三个方面:一是要吃透教材,新教
师要在开学前通读所教学科的全册教材,不仅要掌握知识点,还
要理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像 XX 县教研室编写的《教材解读手
册》,就详细标注了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和教学建议,大家要
认真学习,入职第一个月至少完成 2 个单元的教材分析报告;二
是要提升教学设计能力,避免“照本宣科”,我县 XX 镇中心小
学的刘敏老师,在设计《乡村四月》一课时,不仅讲解古诗内容,
还带学生到田间观察农作物,让学生用画笔描绘乡村景色,这样
的课堂既生动又有效果,新教师要多尝试“情境教学”“体验教
学”等方法,每学期至少设计 3 节特色教案;三是要学习先进教
学技术,现在多媒体设备已经覆盖全县所有班级,新教师要熟练
掌握 PPT 制作、希沃白板使用、在线作业批改平台操作等技能,
我县每月会开展 1 次教育技术培训,去年参与培训的新教师中,
有 78%能独立制作互动课件,希望大家主动参与,入职半年内要
能运用至少 2 种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
(四)仁者爱人,温暖学生成长途
教育的本质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去年我县收到的学生
感谢信中,82%的内容都提到“老师的关心让自己很温暖”。要
传递这份爱,就得做到四个方面:一是要尊重学生差异,不歧视
成绩差、家庭困难的学生,XX 县 XX 中学的陈芳老师,班上有
个学生小浩因腿部残疾自卑,陈老师不仅在课堂上多提问他,还
鼓励他参加学校的书法社团,现在小浩的书法作品多次在县级比
赛中获奖,变得自信开朗;二是要关心学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