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全市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2025 年全市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现场推进会 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现场推进会,主要任务 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 真落实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总结前期工作,分析当前形势, 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 识,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全力推动我市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 阶、取得新成效。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聚焦高质量发展,筑牢乡村产业振兴根基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 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产业 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是带动人才、文化、生态、组 织振兴的物质基础。当前,我市乡村产业发展仍面临结构不优、 链条不长、品牌不响、效益不高等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系 统观念,精准施策,着力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为全面推进乡 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一)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提升农业发展质效。构建与现代 市场需求相匹配的农业产业结构是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的关键路径。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扛起 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加强高标准农田 建设和管护,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 稳定安全供给。要立足我市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科学规划布局 特色优势产业带和产业集群,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 造和标准化生产。要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 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绿色生产技术,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力度,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 质导向,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增加优质绿色和特色农 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延伸产业发展链条,推动三产深度融合。延长产业链、 提升价值链是破解农业效益低下难题的重要举措。要大力发展农 产品精深加工,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加工基地和研发中心,开发多 元化的加工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域, 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要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冷链物流、 仓储保鲜等现代服务业,畅通农产品出村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 流通渠道,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要深入挖掘乡村多元 价值,积极培育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新 业态,打造一批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和精品线路,促 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农业 +”多业态发展态势。 (三)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新型农业经 营主体是引领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 地位,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壮大家庭农场、 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健全 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有效模式, 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将小农户引入现代 农业发展轨道。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用地、信贷、保险、人 才等方面给予倾斜,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发展中的实际困 难。要支持各类主体开展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 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使其真正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生力 军。 (四)强化科技创新驱动,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是 引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强化农业关键核心技术 攻关,聚焦生物育种、智能农机、智慧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 领域,力争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要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 用,建设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培育一批科技示范主体,打通 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要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动物联 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中 的深度融合与应用,建设数字田园、智慧农场,提高农业生产智 能化、精准化水平。要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引进一 批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农技推广骨干和农村实用人才,为农业 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撑。 二、健全完善治理体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宜居环境是农民的深切期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 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同时指 出,“要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为 我们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和建设美丽乡村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坚 持塑形与铸魂相结合,软硬兼施,内外兼修,不断提升乡村治理 效能和农村生活品质,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一)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筑牢乡村善治根基。乡村治理有 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治理。要健全完善 “镇党委—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小组—党员中心户” 的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深化党建引领 乡村治理试点,推行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提 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和政治功能。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 两公开”制度,规范村级组织运行,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乡 村落地生根。二是深化法治德治融合。要深入开展法治乡村建设, 完善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干部群众 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要大力弘 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 规范,完善村规民约,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 家风、淳朴民风。三是激发村民自治活力。要健全村民自治机制, 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创新自治形式, 丰富议事协商载体,发挥村民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 等群众组织作用。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有效治理方式,调动 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政府治理、 社会调节、村民自治良性互动。 (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家园。良好的生态 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一是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要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引导、质量优先、注重实效,科学选择改 厕技术模式,严把产品质量关、施工质量关、竣工验收关。建立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