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代表在 XX 区深入贯彻作风建设专题
评估座谈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够作为一名评估代表,参加今天这场意义非
凡的座谈会。刚才,区委专班的同志全面通报了我们 XX 区深
入贯彻作风建设专题的开展情况与阶段性成果,内容详实,令
人振奋。各位代表也从不同角度分享了真知灼见,让我深受启
发。
此刻坐在这里,我的心情有些复杂,既有一份作为评估者
的审慎与责任,更有一份作为亲历者的感慨与共鸣。按照会议
安排,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观察与思考,从三个方面谈一谈粗
浅的看法,主要是谈评价、谈感受、谈建议,希望能为我们共
同推动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提供一个来自基层的、朴素的视
角。我的发言更多是基于个人角度的观察与反思,不代表任何
群体,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总体评价
首先,我想对 XX 区本次学习教育的总体成效,给出一个
发自内心的、高度的肯定。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这
是一场触及灵魂、见到实效、赢得人心的深刻变革。
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无论是机关
干部、企业代表还是普通群众,都能清晰地感受到我们身边正
在发生着积极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是悬在空中的口号,
也不是写在纸上的报告,而是渗透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的点
点滴滴。
一是“文山会海”退潮,“实干调研”升温。我听到一
个数据,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区性会议数量和印发文件数
量同比精简超过了 20%。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减少,更是一种工
作理念的转变。过去,一些干部可能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
以文件落实文件”,而现在,大家更多地是扑下身子、走向一
线。我认识的一位在基层工作的朋友就感慨,现在区里、街道
的领导来调研,不再是“隔着车窗看一看、听着汇报点点
头”,而是真正走进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坐下来与大家一起
算成本、找出路、解难题。这种“面对面”的沟通,远比任何
一份红头文件都来得温暖、管用。
二是“门好进、脸好看”,更做到了“事好办、不求
人”。优化营商环境是我们近年来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这次学
习教育无疑是强有力的催化剂。以往,企业办事可能要跑多个
部门、盖一摞公章,甚至有时还要“托关系、找门路”。但现
在,随着“一窗通办”、“最多跑一次”等制度的落实,办事流
程大大简化。更重要的是,干部的服务意识有了质的飞跃。大
家普遍反映,现在去政府部门办事,工作人员的态度更热情了,
业务也更熟练了,很多时候还能主动提供一些政策指导。这种
从“管理者”到“服务员”的心态转变,是优化营商环境最核
心、最宝贵的成果。
三是“人情”味淡了,“规矩”味浓了。中央八项规定
精神,核心就是立规矩、正风气。过去,一些违规吃喝、人情
往来等现象,或多或少地存在,既败坏了社会风气,也增加了个
人和企业的负担。通过这次学习教育和集中整治,刹住了一些
不正之风,净化了政治生态和社交生态。一位做工程的朋友告
诉我,现在谈项目、做生意,大家更看重的是产品质量、技术
实力和合同条款,而不是酒桌上的“感情深浅”。这种清清爽
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政商关系,让所有人都感到轻松和
公平。
总而言之,我认为 XX 区此次学习教育,抓住了关键、动了
真格、见了实效。这不是一场短暂的“运动式”风暴,而是一
次深刻的、系统性的自我净化与提升,其成效是显著的,影响
是深远的。
二、个人感受
接下来,我想聊聊自己作为一名普通市民,在这场学习教
育中的一些亲身感受。这些感受可能很细微,但却最真实、最
能打动人心。
我的第一个感受是,我们的城市正在变得更加“安静”和
“有序”。这里的“安静”,不是指没有了活力,而是指减少了
许多不必要的喧嚣和浮躁。我记得有一次去某个单位办事,发
现整个办公大楼里静悄悄的。起初我还有些不适应,后来才明
白,这正是工作作风转变的体现。大家都在各自的岗位上专注
地处理工作,没有了高声阔论,没有了闲聊串岗,信息通过内部
系统高效流转,过去需要反复沟通协调的事情,现在可能在线
上就解决了。这种“安静”背后,是工作效率的提升和工作纪
律的增强。同样,“有序”体现在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过去
可能存在的占道经营、违章停车等“老大难”问题,在持续的
治理下得到了很大改善。这背后,是执法者更加文明、规范,
也是广大市民规则意识的普遍提升。
我的第二个感受是,干部与群众的“心墙”正在被打破。
过去,我们总感觉干部和群众之间隔着一层无形的墙。我们看
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