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党建引领基层高效
能治理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市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调度
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
要论述和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
决策部署,系统梳理前期工作成效,精准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
与挑战,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以更大力度、更实举
措,推动我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刚才,有关同志通报了全市面上工作的整体进展情况,点出
了成绩,也指出了不足,我都赞同。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深刻认识推进基层高效能治理的
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是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战略工
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更是
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近年来,市委、市政
府始终将这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全市上下同心协力、积极探
索,推动基层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我们欣喜地看
到,全市的治理基础不断夯实。各级党组织主动扛起主体责
任,以“五基四化”为总抓手,系统性推进基层治理改革。目
前,全市科学划分了超过万个城乡社区网格,基本实现了组织
全覆盖、管理无死角。基层治理平台效能初步显现,线上“一
网统管”与线下“铁脚板”深度融合,大量矛盾纠纷和风险隐
患在源头得到发现和处置,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平台受理的
各类事件办结率已经稳定在96%以上,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
有所应。我们欣喜地看到,全市的治理效能稳步提升。随着网
格化管理的深化和治理机制的完善,过去“上面千条线、下面
一根针”的困局正在被有效破解。特别是在维护社会稳定和守
护公共安全两个方面,成效尤为显著。我们深入部署“信访突
出问题攻坚化解巩固提升年”等专项行动,通过网格定期排查
和多元化解机制,一大批历史积案得到化解,今年以来,全市
重点领域的信访总量同比实现了超过20%的大幅下降。在安全生
产领域,科技赋能的安全监管体系正在发挥关键作用,网格员
累计排查上报各类安全隐患超10万件,有效预防了一批安全事
故的发生,部分县区安全生产事故数同比下降超过50%,人民群
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短
板和弱项。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我们基层
治理的成色和可持续性。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部分同志
依然没有跳出传统思维定式,对党建引领的“引领”二字理解
不深,对高效能治理的“效能”二字把握不准,存在“就党建
抓党建,就治理抓治理”的现象,党建工作与治理实践“两张
皮”的问题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二是工作推进还不够均衡。
各县区、各部门之间工作进展不一,有的地方已经形成了成熟
的经验做法,有的地方还停留在发文件、开会议的层面,工作
标准有高有低,推进力度有大有小,盆景不少、风景不多。三
是要素保障还不够有力。基层治理队伍的专业能力、激励保
障、职业发展空间等问题亟待破解,网格员队伍的稳定性、积
极性有待提高。数据壁垒、信息孤岛现象依然存在,跨部门、
跨层级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还不够顺畅,影响了智能化平台
的整体效能。四是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禁而未绝,有的地方热衷于打造“亮点工程”,制作精美展
板,但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有的满足于“报表政
绩”,对基层上报的数据不加甄别,对群众的真实感受关心不
够。同志们,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基础不牢,地
动山摇。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实
到城乡社区”。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
到,抓好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是坚定拥护“两个确
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是应对各类风险挑
战、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厚植党的执政根基的必然要求。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增
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担
当,把这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二、锚定目标,聚焦关键,准确把握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
理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路径
做好新时代的基层治理工作,必须要有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
方向。省委、市委提出的“两高四着力”要求,高屋建瓴、纲
举目张,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市各级
各部门必须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并将其不折不扣地贯穿于基
层治理的全过程、各方面。所谓“两高”,就是实现“高质量
发展”和“高效能治理”的良性互动。高质量发展是目标,为
高效能治理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高效能治理是保障,为高质
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我们不能割裂地看、片面地抓,必须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以
治理促发展,以发展强治理,走出一条治理优、发展强的双赢
之路。所谓“四着力”,就是实现“两高”目标的四个关键着
力点,是我们的主攻方向和工作抓手。
第一,要着力建强组织,筑牢基层治理的“主心骨”。党的
领导是基层治理的“定盘星”。这个“引领”作用,最终要靠
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来实现。要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
果,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
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要推动党组织
体系向最基层延伸,在网格、小区、楼栋、产业链、社会组织
中建立健全党的组织,确保党的旗帜在基层治理每个阵地高高
飘扬。要发挥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领头雁”作用,选优
配强、从严管理、真诚关爱,让他们在基层治理的大舞台上干
事有劲头、发展有奔头。
第二,要着力防化风险,守住安全稳定的“生命线”。安全
是发展的前提。当前,我们面临的各类风险挑战交织叠加,基
层是风险防范化解的第一道防线。我们必须树牢底线思维、极
限思维,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基层治理的重中之重。要建
立健全常态化的矛盾风险排查化解机制,依托网格员、楼栋
长、志愿者等力量,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
上交”。要紧盯安全生产、金融风险、意识形态、网络安全等
重点领域,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确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