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关于新形势下富县乡风文明建设工
作的问题与对策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方针,深入落实“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要求,进一步弘扬社会主流价值,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利用两个多月时间,深入全县乡镇(街
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近一半行政村(社区),通
过听取汇报、查看资料、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对全县乡
风文明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和深入思考。现将有关情况报告
如下。
一、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现状
(一)突出价值导向,重视文明培育
1.强化思想教育,引领前进方向。一是种好“责任田”。各
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党委、各村(社区)
党支部充分利用主街道、办公场所、广场、建筑围挡、大喇叭及
沿街门店 LED 显示屏等阵地和设备,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
想。二是筑牢“主阵地”。各乡镇、村、社区充分利用党群服务
中心、党员活动室、综治中心、农家书屋、道德讲堂、云视讯系
统等阵地,通过三会一课、乡村夜校、宣讲培训、交流研讨等形
式,深入开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宣
传教育,为全面提升全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
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直罗镇打造
的“红色直罗微课堂”、牛武镇开展的“田园课堂”在宣传贯彻
党的创新理论方面非常“接地气”。三是凝聚“正能量”。雷村、
良村、桐村、李家洼、黄甫店、清泉寺等条件较好的村组(社区)
按照“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十个一”要求,以党的创新
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风文明、移风易俗、善行义举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打造“乡风文明一条街”,常态
化进行乡风文明教育引导,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
奉献精神和勤俭节约精神。
2.深化道德教育,提升文明素养。一是加强家教家风建设。
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十
星级文明户”、“鄜州最美家庭”、“好儿媳、好公婆、好妯娌”等
评选表彰活动,创新开展“德润鄜州、清廉家风”故事分享会、
“情暖母亲节传承好家风”等家风家训传承活动,组织观看《家
风不正家难安》警示教育片,通过正反两方面教育,大力培养传
承良好家风家训。雷村的“村风馆”、良村的“村史馆”、缑家庄
村的“德育堂”、监军台的“红色会客厅 ”,在教育引导广大干
部群众树立家国情怀、以好家风涵养好作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持续加强先进典型创树宣传力度。近年来我县推荐的常再来、
罗全有、陈天强、陈万明等 4 人先后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中国好人等称号,王思俊、贺凤娥、孙小京等 6 人次获得陕西省
道德模范提名奖、陕西省道德模范、陕西好人称号,魏广萍、刘
春艳等获得延安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44 人次获评“延安模
范”,创新开展“鄜州模范”推荐评选活动,评选出“鄜州模范”
173 人。通过“爱富县”APP、《富县外宣》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发
布道德模范典型事迹视频,设立“善行义举榜”,大力宣传身边
的先进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让广大群众学有榜样、做有标杆。
三是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建好用好9所乡村学校少年宫,
广泛开展“红领巾讲解员”演讲比赛、“童心向党”读书分享会、
文明礼仪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全县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
粒扣子”,培优育强时代新人。
3.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一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县委文明委、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加强乡风文明
建设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关于在全县农村深入
开展移风易俗工作的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从指导思想、基
本原则、总体目标、工作方法等方面提供了乡风文明建设制度保
障。二是加强“一约四会”建设,规范引导广大群众反对封建迷
信、远离黄赌毒、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使全县婚丧嫁娶大操大
办、铺张浪费等不正之风得到一定遏制,目前“一约四会”在农
村覆盖率达到了 100%,吉子现便民服务中心探索推行的
“28123”移风易俗模式 20XX 年入选第三批全国村级“文明乡
风建设”典型案例,现正在向全县推广。三是持续开展专项治理。
20XX 年 7 月,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在全县开展“高价彩
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20XX 年 3 月,县纪委监委下发《关于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治理的
通知》,特别是专项治理工作过程中对干部移风易俗违纪违规问
题进行了查处,并将之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县进行通报,有力震慑
了一些我行我素或持侥幸心理的党员干部,促使全县党员干部带
头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践行者和示范者,以实际行动和优良党
风促政风带民风。
(二)突出服务导向,深化文明实践
1.按照“五有”标准,加强平台建设。一是健全组织机构。
20XX 年 6 月,县委、县政府下发《富县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
心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总体要求、
目标任务、工作内容、实施步骤和保障机制,成立了新时代文明
实践中心及其办公室。20XX 年 4 月,县委办印发《拓展新时代
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方案》,全县 12 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
中心、社区服务中心)、137 个行政村(社区)实现了新时代文
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二是持续建强志愿服务队伍。着眼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主要内容和重点任务,组建“8+N”志愿
服务队伍。全县现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 150 支,注册
志愿者 7587 人,遍布全县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
服务中心),各村组、社区和各行业系统、省市驻县各单位,日
常持续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2.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一是广泛传播党
的创新理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前后,我县多平台开设专题专
栏,先后开设《践行嘱托谱新篇 喜迎党的二十大》专题专栏,
创办了“二十大报告我来领学”微视频栏目,深入开展“学习党
的二十大精神、谱写新时代华章”“党的二十大精神文艺宣讲”
等活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家喻户晓。各乡镇、部门单位开展
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研讨 122 场次。20XX 年以来,县新时
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先后组织开展了“党的声音进万家”“奋
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20XX 全国两会微宣讲和“学习贯彻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弘扬延安精神精神”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