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推动全县媒体融合发展的调研报告
按照开展主题教育的部署要求,我坚持边学习、边调研、边
检视、边整改,深入基层访民意、听民声、察民情,并结合自己
所分管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围绕“如何做强主流舆论,推动媒
体融合发展”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调研,着力查找、认真研究全
县媒体融合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打通
引导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提供一些借鉴。
一、调研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我先后深入长城镇、城市社区服务中心、文旅局、
融媒体中心、网信办、长城村、铁边城村等镇村、单位,与基层
群众、镇村干部进行了广泛的沟通交流,就受众群体需求、获取
信息渠道、新闻宣传效果等方面开展调研,听取大家对媒体融合
发展的意见建议。随后,为充实调研内容,我还电话联系县统计
局、县广电网络公司、县移动公司、电信公司、联通公司等单位,
对全县城乡居民户数、广电网络电视接入数量、移动手机用户数
量等相关数据和企业经营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掌握了比较丰富
的第一手资料。
二、全县新闻信息传播渠道情况
我县共有常住居民 4 万余户,其中居住在县城的近 3 万户、
居住在农村的 1 万余户。手机、电视和报纸是我县群众获取信息
的主要渠道。
(一)读报群体日益萎缩,影响甚微。2022 年,通过我县
宣传部门订阅的《延安日报》2600 余份,《陕西日报》1400 余份,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杂志各 400 余份,党报党刊全
部为财政代扣订阅,靠行政命令推动,主要受众群体是党政机关、
企事业单位以及镇村基层组织的工作人员。由于人们从手机和互
联网获取信息更为方便和快捷,极大地压缩了报纸的存在感。再
者报纸在农村基层发送不及时,等拿到手时新闻已经成“旧闻”
了。
(二)广电网络电视用户逐年下降,地位尴尬。近几年受电
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费用更优惠、服务更到位等因素冲击,
全县广电网络有线电视用户已经从 2016 年最高峰时的 34000 户
下降到目前的 21000 余户,其中县城居民 12000 余户,乡镇驻地
及农村用户 9000 余户。全县所有镇(街)驻地及行政村闭路电
视基本全部覆盖。部分边远村庄的农村群众依旧使用地面卫星接
收器观看电视,无法收看《陕西新闻》《延安新闻》《吴起新闻》。
(三)广播覆盖范围较小,聊胜于无。目前我县有一个调频
广播 FM103.8MH,每天大约播放两个半小时的本地内容,主要
设有《吴起新闻》《故事吴起》《读书时间》等栏目,其它时间转
播中央广播电台的《中国之声》、陕西新闻广播等节目,在主城
区设有 5 个外放点,每天早中晚定时播放。虽然广播节目挺受县
城居民欢迎,但覆盖范围仅为县城区域范围内。过去农村的大喇
叭早已不复存在,广大农村群众均表示多少年也没听到过广播了,
许多年轻人对广播甚至感到很陌生。
(四)移动终端全面发力,前景无限。据今年二季度统计数
据,目前全县共有手机 16.2 万部,其中移动用户 10.2 万部、电
信用户 3.4 万部、联通用户 2.3 万部、广电用户 0.3 万部。智能
手机用户快速增长,受众大量转移到移动设备,越来越多的人们
通过移动网络和智能终端来获取信息、消遣娱乐,广大农村信息
孤岛的情况几乎不复存在。以调研走访的长城村和铁边城村为例,
长城村常住人口 240 户 476 人,使用智能手机 333 人;铁边城村
常住人口 304 户 994 人,使用智能手机 696 人。据座谈了解和入
户走访,群众每人每天基本有2小时以上的时间在手机上看新闻、
刷微信,最喜欢看的是快手抖音等短视频。
三、我县媒体融合发展现状
2018 年 12 月 18 日,我县挂牌成立了“吴起县融媒体中
心”,正科级建制,整合县委通讯组(外宣办)、广播电视台和网
络办的网上宣传职能。设融媒体中心主任 1 名、总编辑 1 名,副
主任 3 名,事业编制 45 名。主要承担全县内宣外宣、媒体接待、
“学习强国”平台建设运营、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等工作任务。
在探索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方面,近年来我县进行了一系
列有益探索,围绕融媒体改革“新闻+政务+服务”的功能定位,
坚持以“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发布、多渠道传播、多平台
互动”的传播模式和“内容为王、移动优先”的传播原则,以手
机、电视、电脑、广播“三屏一声”实现多终端传播。目前融媒
中心开办和转播电视频道 1 个(吴起电视台新闻频道)、广播频
率 4 个(吴起人民广播、转播中央广播电台中国之声、陕西新闻
广播、陕西农村广播),开通了“两微一端一网一视频”(一个
“吴起融媒”微信、一个微博号,一个“爱吴起 APP”手机客户
端,一个政府网站、一个小视频号)以及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
台。同时,创新传播和表达方式,在“准、新、微、快”上下功
夫,推出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栏目报道,实现新闻移动直播的常态
化,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直播 50 多场次,最高单场直播“吴起高
级中学校园文化艺术节”观看达到 60 万人次。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新闻传播观念还没有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变化。新
媒体时代的互动性、多中心、碎微化、即时性传播的特性,目前
已经在我县显现出来。面对舆论引导新格局的变化,我们的从业
人员无论从思想、观念、认知等方面没有适应,仍然沿袭着传统
媒体的思维和工作方式。产品内容缺乏活力、表现形式单一,同
质化倾向明显。
(二)主流声音的宣传覆盖面不广导致宣传引导作用发挥欠
佳。县一级党委没有报纸,部分乡镇的边远村组群众看不到市县
新闻联播,融媒体中心“吴起融媒”微信关注量总共只有 21000
余人,传播力和影响力有限,许多群众表示想了解中省市县的最
新政策和权威信息,但不知道在什么渠道上获取。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的阵地对于全县群众尚不能做到有效覆盖,不能很好的达到
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目的。
(三)专业人才匮乏直接影响了新闻宣传的水平和效果。一
是受编制所限,新招录人员困难。县融媒体中心成立后,职能和
工作任务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编制却沿袭了以前县广播电视台的
编制数(定编 45 人,仅原来电视台和通讯组就有正式工作人员
51 人),人员编制严重不足,2019 年以来再未招录工作人员,导
致新鲜血液和专业人才得不到及时补充,一线记者人数少,导致
开展主题类宣传和深度新闻报道的精力有限。二是培训跟不上,
专业技能不足。媒体融合的形势需要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