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抓规划打基础延链条 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关于XX县农业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抓规划打基础延链条 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关于 XX 县农业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支撑, 作者立足我县农业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实地调研,全面排查,梳 理出 XX 县农业产业规划、链条挖掘、经营主体六个方面存在的 问题。结合实际和长远发展,提出做好全县农林产业发展规划、 大力发展高质高效富民产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作用、 教育引导种养大户良性发展、持续培育村集体经济加快构建农业 科技人才体系六个方面的建议,对 XX 农业产业发展有很好的借 鉴作用。 一、全县产业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苹果 12 万亩(富士 8 万亩,黄元帅 2 万亩,袖珍 2 万亩);建成日光温室 2843 座、拱棚 3034 座,种植标准化高山 冷凉菜 1.5 万亩,香菇 500 万棒,瓜菜年播种面积 4 万亩左右, 产量 10 万吨以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突破 314 个(猪场 150 个、 湖羊场 84 个、肉牛场 73 个、家禽养殖场 5 个、特色养殖场 2 个),建成并投产运行年产 5 万吨有机肥厂 1 个,年产 6 万吨饲 料厂 1 个,30 万头生猪养殖基地 1 处,大型优良品种种公羊场 1 处;种植粮食作物 31.2 万亩。(玉米 10.2 万亩,马铃薯 6 万亩, 特色杂粮 15 万亩)现有库坝 352 座,大水面水产养殖 8676 亩, 坑塘(淤地坝)养殖 6757 亩。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 头企业 10 家(省级 1 家、市级 9 家)、家庭农场 1963 个,合作 社 338 个,创建周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1 个、省级农业示范园 区 1 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12 个。发展山桃、山杏、沙棘 等林产品加工企业 46 家,发展林下养鸡 192 户,发展中蜂养殖 123 户,改造提升经济林园 6263 亩。 二、全县产业发展亮点 (一)坚持政策保障,培育特色产业。近年来,县委、县政 府坚持把培育富民产业放在主导地位,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 着一任干。围绕农业现代化,推进乡村振兴,我县连续七年制定 富民惠农产业政策,通过财政资金的撬动,采取综合补贴措施, 全方位推动“3+3+X”农业产业体系蓬勃发展、规模推进。一是 高位推动强保障。全县农业资金投入稳步提升,20XX 年列支 XX 亿元,通过“五提”(果畜产业提速、棚栽产业提档、特色 产业提质、经营主体提量、集体经济提效)具体措施,加快推进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良好发展态势。苹果 产业完成 12 万亩果园精细化管理,实施了 3000 亩低洼地带果园 高接换优,搭建防雹网 2500 亩,建成移动式预冷库 55 套,投入 有机肥 20XX 吨,有机苹果认证 6.3 万亩,9 月 19 日陕西省农业 农村厅授予我县“陕西省 XX 楸子种质资源保护基地”;畜牧产 业改造提升千头猪场 5 个,12 个标准化牛场和 10 个村 200 户肉 牛养殖场小区陆续投产。棚栽产业新建温室 400 亩,拱棚 353 亩, 老旧温室改造提升 277 座,发展食用菌 500 万棒,生产瓜菜 11.48 万吨;特色产业完成粮食种植 31.2 万亩,推广玉米增密度种植 技术 6 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2.1 万亩,预计全年粮 食产量 9.7 万吨;新引进了横山稻蟹种养 600 亩,投放辽蟹 8000 斤,发展池塘养殖 90 亩、大水面生态养殖 3000 亩、设施圆桶养 殖 2000 立方米。二是联农带农增效益。坚持发展培育农业全产 业链,按照“抓村干部示范、发展头雁经济,抓能人返乡、发展 归雁经济,抓本地大户、发展家雁经济”思路,全力培育新型农 业经营主体,发挥示范引领,创新联农带农机制,进一步促进农 业增效、农民增收。20XX 年新认定家庭农场 277 个,累计家庭 农场达到 1963 个。支持经营主体发展产业,累计发放贴息贷款 X 万元,支持经营主体 128 个。评定各类星级经营主体 141 个,畜 牧类评定了 38 个,果业类评定了 62 个,粮食及其他类评定了 41 个。 (二)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发展活力。我县把“三变”改革 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的主抓手,用改革的办法有 效盘活各种资源,融合发展现代化产业,坚持村组干部引领,返 乡能人带动,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构建特色模式。今年, 县财政列支 XX 万元,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围绕“3+3+X”产业 体系和“1125+N”模式创办示范实体,联结带动农户持续增收, 目前累计发展苹果园、光伏、千头猪场、农旅融合等村集体经济 项目 190 个,收入在 X 万元以下的村集体经济实现“清零”。加 强集体资产监管。围绕解决当前集体经济合同不合理、不合规、 不合法等问题,启动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规 范管理运营机制,截至目前全县 91 个行政村及 3 个社区已全部 完成合同清收工作,共收集合同 2566 份,涉及合同金额 XX 万 元,已审查合同 2502 份,审查出问题合同 1568 份。 (三)加大“招引”力度,延伸产业链条。我县依托资源禀 赋,密切关注中省市农业投资方向和动态,紧扣中省市政策方向 和产业实际,坚持从果业、畜牧、设施蔬菜、小杂粮等农业产业 发展的领域,积极主动外出招商引资,壮大产业集群,促进健全 农业产业链。一是打造优质肉牛全产业链。今年 7 月,县政府与 北京雄特牧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项目总投资 12 亿元, 分两期实施。采取户繁企育、订单生产、兜底回购的模式,全力 打造“全国肉牛养殖基地县”“全省第一牛县”和培育“XX 和 牛”知名品牌。二是打造供港蔬菜基地。我县充分利用周长产业 基础及涧地日照温差等自然优势,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品 牌效应和产出效益,4 月份,我县与陕西耕雨农产品有限公司达 成合作意向,成立陕西耕雨农产品有限公司 XX 县分公司,通过 “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种植贝贝南瓜、胡萝卜、马铃薯 等供港澳蔬菜 3000 余亩。三是周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初具规 模。20XX 年,我县紧紧抓住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的机遇, 以周湾、长城两镇涧地发展果蔬产业为依托,开始初步建设周长 现代农业产业园,20XX 年县政府正式申报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 业园,2021 年 7 月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正式批准我县创建 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期为两年,省财政给予 XX 万元创建 资金,20XX 年 6 月份正式通过省级考核验收,8 月份认定为省 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考核等级为良好,奖补 500 万元省级财政资 金。目前产业园区现已建成标准化示范带 2 条,果蔬种植区 10 个,畜牧养殖区 9 个,苹果种植区 7 个,渔业养殖区 4 个,农旅 融合区 3 个,初步形成了“一轴、两带、多园区”的功能布局。 (四)强化基础支撑,增强发展后劲。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 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