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某公安局2025年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工作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某公安局2025年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工作报告 根据《关于常态化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工作的实施意 见》(*发〔2025〕*号)文件要求,公安局党委坚持问题导 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通过实地走访、个别谈话、问卷调 查、数据统计等方式,全面梳理2025年以来全局政治生态建设 情况,深入查摆存在的短板弱项,深刻剖析问题根源,针对性 提出整改提升措施。现将分析研判情况报告如下。 一、政治生态建设总体情况 2025年以来,公安局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 神,严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建红”引领“公 安蓝”,推动政治生态持续优化,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 安宁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忠诚警魂。局党委始终把政治建 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2025年累计召开党 委会25次,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重要论 述15次,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研讨8场,覆盖民警辅 警2000余人次。创新“线上+线下”学习模式,依托“学习强 国”“*公安网络学院”等平台,建立“每日学习打卡+每周线 上交流+每月线下测试”机制,全局人均年度积分 达13500分,在全市政法单位中排名第2。特别值得一提的 是,刑警大队老党员李*同志坚持撰写学习心得30余篇,其“从 警初心与使命担当”的感悟被《*公安报》刊发,成为全局政治 学习的榜样。 (二)压实主体责任,推进全面从严治警。局党委严格履行 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定《2025年党建工作要点》《党风 廉政建设责任清单》,细化分解任务35项,签订《党风廉政建 设承诺书》1800余份。建立“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一 岗双责”、部门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三级责任体系,全年召 开党风廉政专题会议5次,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15轮,梳理重点 岗位风险点28个,制定防控措施32条。创新“嵌入式”监督模 式,在执法办案、行政审批、经费使用等关键环节设置“廉政 监督员”,2025年以来对20个重点项目、120家相关企业开 展“全程式”监督,发现并整改苗头性问题9个。突出“以案促 改”,组织观看《警钟长鸣》《公安系统违纪违法警示录》等 专题片5场,开展“以案说法”微课堂8次,民警辅警纪律意 识、规矩意识显著增强。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履职能力。坚持“选育管用”全 链条培养干部,2025年通过“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活 动选拔业务骨干20名,其中5人入选省公安厅“青年人才 库”;选派8名年轻干部到公安部跟班学习、10名干部到基层派 出所锻炼,干部队伍“梯队结构”进一步优化。聚焦“急难险 重”任务,在重大安保维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击电信网 络诈骗等工作中,成立“党员突击队”10支,设立“党员先锋 岗”20个,党员民警连续奋战80余天,成功侦破一批大案要 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00余名,相关事迹被《人民公安报》报 道3次。2025年全局共有20人次获市级以上表彰,其中特警支队 被评为“全国公安系统先进集体”,2名民警获“*市最美警 察”称号。 (四)深化作风建设,营造良好警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 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2025年全局“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 降20%,会议文件数量同比减少30%。大力整治“庸懒散慢 拖”问题,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季”活动,建立“日巡查、周 通报、月考评”机制,通报迟到早退、脱岗串岗等问 题15起,批评教育20人次。弘扬“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在 行政审批中推行“一次告知、限时办结”模式,将平均审批时 限从15个工作日压缩至8个工作日;在执法办案中落实“阳光执 法”“规范执法”,全年开展执法培训40次,纠正执法不规范 问题50余个,实现“执法质量”与“执法效率”双提升。民警 辅警普遍反映,“现在工作节奏快了但效率高了,压力大了但 动力足了”。 二、存在的短板弱项及具体表现 对照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政治生态建设“十看”要求,经深 入查摆,仍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政治责任落实有差距。部分领导干部政治站位不够 高,对政治责任的认识不够深刻,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和上级公安机关工作要求时,存在打折扣、搞变通的现象。如 在某项专项行动中,个别部门未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和标准完成 任务,工作推进缓慢,影响了整体工作进度。个别领导干部对 意识形态工作重视不够,对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引导不够及时有 效,导致出现一些负面舆情,损害了公安机关的形象。 (二)政治生活质量待提高。党内政治生活不够严肃认 真,存在形式主义问题。部分党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 等活动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党员参与 积极性不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深 入,存在“蜻蜓点水”“隔靴搔痒”的现象,未能真正达到红 脸出汗、排毒治病的效果。如在某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会 上,党员之间的批评意见大多是一些不痛不痒的问题,对存在 的实质性问题避而不谈。 (三)权力运行监督有盲区。虽然建立了一系列权力运行监 督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监督不到位的情况。对 一些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的权力运行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 督,容易滋生腐败问题。如在执法办案中,个别民警存在办人 情案、关系案的现象,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私利。对“八 小时外”的监督存在薄弱环节,个别民警在业余时间参与不健 康的娱乐活动,甚至违反社会公德,给公安机关带来了不良影 响。 (四)依法依规履职有不足。部分民警法治意识淡薄,依法 依规履职能力有待提高。在执法过程中,存在执法不规范、不 严格、不公正的问题。如在处理一些治安案件时,个别民警存 在程序违法、证据收集不充分等问题,导致案件处理结果引发 当事人不满。对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学习不够及时、掌握 不够准确,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正确运用,影响了执法效果。 (五)纠治“四风”不彻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仍然 存在。在工作中,一些部门存在重部署、轻落实的现象,对上 级安排的工作只是简单地传达和转发,缺乏具体的推进措施和 跟踪问效。个别领导干部存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问题,对 基层民警的工作和生活关心不够,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不及 时、不到位。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抬头,个 别民警存在违规接受宴请、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 (六)作风革命和效能建设需加强。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存 在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的现象。一些民警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 和主动性,对工作任务敷衍了事,遇到问题绕着走,不愿意承 担责任。工作效率低下,一些案件的办理周期过长,影响了群 众的满意度。如在办理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时,由于民警工作 拖沓,导致案件久拖不决,引起了当事人的强烈不满。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