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公司党委专题党课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
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公司党委专题党课暨警示教育大会,主题鲜明、
意义重大。主要任务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动员
公司上下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持续
深化作风建设,为公司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提供最坚
实、最可靠的作风保障。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思考,以及公
司的发展实际,讲几点意见,与同志们共勉。
一、回望百年征程,深刻感悟作风建设的“生命线”意义
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
奠基立业的一百年,也是我们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以优良作风
凝聚党心民心的一百年。作风问题,从来不是小事,它关乎人心向
背,关乎事业兴衰,关乎党的生死存亡。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就高度重
视作风建设,“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锻造了人民军队的铁的纪律,
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1949 年,在即将夺取全国胜利之际,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六条规
定”: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国
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这“六条规定”言简意赅,朴实无华,却为
我们党“进京赶考”树立了严格的行为规范,是我们党保持清醒、
防止腐化的第一道重要防线。从延安时期的整风运动,到新中国
成立初期的“三反”“五反”,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党风廉政建设,
一部百年党史,就是一部持之以恒的作风建设史。历史反复证明,
什么时候党的作风正,党群关系就密切,党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
什么时候党的作风出现问题,党群关系就会受到损害,党的事业就
会遭受挫折。作风建设,就是我们党的生命线。
回望我们 XX 公司的发展历程,同样是一部艰苦奋斗、务实
进取的创业史和奋斗史。从最初的几口小矿井,发展到今天拥有
多个大型现代化矿山、产业链条完整、享誉国内外的现代化企业
集团,靠的是什么?靠的正是几代 XX 人身上那种“采金报国”的
信念,那种不畏艰难、扎根矿山的实干精神,那种勤俭节约、精打
细算的优良作风。正是这种深入血脉的作风基因,构筑了我们企
业文化的底色,铸就了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力量。
可以说,优良的作风,是我们过去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法宝,更是
我们未来走向更加辉煌的根本保证。
二、正视当前成就,清醒认识作风建设的“高压线”警示
同志们,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在全体干
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的各项事业蒸蒸日上.2024 年,我们取
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全年矿产金产量达到 46.17 吨,同比增长超过
10%;实现营业收入 825.18 亿元,同比增长近 40%;利润总额达到
56.82 亿元,归母净利润实现 29.52 亿元,同比增长超过 26%。进入
2025 年,我们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上半年产、销、利等各
项关键指标均超额完成了预算进度。这些成绩的取得,令人振奋,
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自豪。
然而,越是成就卓著,越要居安思危;越是顺风顺水,越要保持
清醒。成绩的光环,很容易让人产生麻痹思想和松懈情绪,甚至会
成为滋生“四风”问题的温床。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作风建
设如逆水行舟,一篙松劲,退思千里。中央八项规定以及各项纪律
要求,就是悬在我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绝不能触碰的
“高压线”。
当前,我们公司的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勤勉敬业、
清正廉洁的。但我们也要用“放大镜”和“显微镜”来审视自身,
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已经开始显现,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
惕。有的同志觉得,现在公司效益好了,在接待、差旅、会议标准
上可以“松一松”“放一放”;有的同志认为,只要能完成生产任务,
一些程序上的小瑕疵、管理上的不规范无伤大雅;还有的同志,在
成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听不进不同意见,官气、霸气有所
抬头。这些思想和行为,虽然可能还只是个别现象,但其背后折射
出的,是对作风建设长期性、艰巨性的认识不足,是对纪律规矩的
敬畏之心有所淡化。如果我们对此掉以轻心、听之任之,小问题
就会演变成大问题,小管涌就可能造成大塌方,最终侵蚀我们辛辛
苦苦打下的坚实基础。
三、靶向精准施治,坚决铲除“四风”问题的“污染源”土
壤
“四风”问题,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
风,是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是我们党和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顽瘴
痼疾。它具有很强的顽固性和变异性,稍不注意就会反弹回潮、
死灰复燃。结合我们矿业企业的特点和实际,我在这里重点剖析
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表现,请大家对号入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一是形式主义的“假把式”。这在我们的安全生产管理中表
现得尤为突出。安全生产是我们矿山企业的天字号工程,是不可
逾越的红线。但有的单位和干部,在安全管理上重“痕”不重
“绩”,重“形”不重“效”。安全检查搞“雨过地皮湿”,检查记
录写得满满当当,照片拍得规规矩矩,但对井下的重大风险隐患却
视而不见,没有真正深入到掌子面、采场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安
全培训搞“照本宣科”,满足于培训了多少人次、考核了多少分
数,却不关心职工是否真正掌握了应急避险技能。还有的,在落实
上级决策部署上,满足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层
层转发、层层画圈,就是不见具体行动,导致上级的精神“空转”,
无法在基层一线落地。这种“假把式”的形式主义,是对企业、
对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极大的不负责任,是作风建设必须首先开刀
整治的毒瘤。
二是官僚主义的“中梗阻”。我们公司体量大、层级多,如果
官僚主义盛行,就会严重影响运行效率和决策执行力。有的部门
之间壁垒森严,遇事习惯于“打太极”“踢皮球”,一个本该快速决
策的生产技术问题,或者一个急需采购的关键设备备件,在部门之
间传来传去,一拖就是十天半月,贻误了生产时机。有的领导干部
高高在上,脱离基层、脱离一线,对矿山深处的实际情况不了解,对
一线职工的急难愁盼不关心,习惯于坐在办公室听汇报、看报表,
作出的决策往往不接地气,甚至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还有的审
批流程繁琐复杂,权力过于集中,基层单位办点事要跑断腿、磨破
嘴,这种人为制造的“中梗阻”,不仅挫伤了基层干事创业的积极
性,也为权力寻租创造了空间。
三是享乐主义的“安乐窝”。随着公司经营状况的改善和个
人待遇的提高,少数干部艰苦奋斗的意识有所淡化,开始追求安逸、
讲究享受。有的干部不愿意去我们位于 XX 偏远地区的矿山,觉
得那里条件艰苦,更愿意待在总部机关或者城市里的办公室。下
基层调研,也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心思不在工作上,而在考察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