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 2025 级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各位家长、各位教官:
大家上午好!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今天,我们在此隆重集会,举行 X 大学
2025 级新生开学典礼。我谨代表学校党委、行政以及全体师生
员工,向朝气蓬勃的 10000余名本科生和 3000余名研究生新同学,
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祝贺!向悉心哺育你们成长的父母
师长,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承担本次军训任务的部队
官兵,表示诚挚的问候!
同学们,你们的到来,为这所有着百余年光荣历史的学府注入
了最新鲜的血液。从今天起,“X 大学人”将成为你们共同的名
字,伴随你们开启人生的崭新华章。站在新百年的又一个起点上,
我想与大家共同思考两个问题:第一,X 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
第二,在 X 大学,你将要成就一个怎样的自己?
一、明校情、识校任:深刻理解 X 大学的使命与担当
要回答第一个问题,我们需要回望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
来。在我看来,X 大学的精神品格,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其一,这是一所有着深厚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的大学。
学校自诞生之日起,就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命运、民族复兴紧密相
连。百余年来,一代代 X 大学人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
初心,薪火相传,弦歌不辍,累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超过 30 万名
优秀人才。他们之中,既有献身科学、探索真理的中国科学院院
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也有扎根基层、服务
人民的各级领导干部,更有遍布 X 省乃至全国各地,撑起地方基础
教育半壁江山的“X 名师”群体。进入新时代,学校始终坚持立
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推进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富有特色的大思政工作格局,确保红
色基因代代相传,确保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
其二,这是一所锐意改革创新、矢志追求卓越的大学。卓越,
是 X 大学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不懈追求。我们深知,身处 X
省这样一个高等教育大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根据 2025 年
发布的《2024 年 X 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等数据显示,全省
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已超 309 万人,而 2025 届全国高校毕业生
规模预计将达到 1222 万人的新高。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不
进则退,慢进亦退。为此,学校以“跳出 X 大学办 X 大学”的宏大
视野,奋力实施“双一流”创建的“X 之路”战略。在 X 省全力
支持 X 大学、X 大学等高校建设,并积极培育后备力量,争取更多
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的大背景下我们责无旁贷,必
须奋勇争先。过去的一年,是学校的丰收之年。我们成功获批抗
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实现了 X 省高校牵头建
设该类别全国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在 2024 年度,我校科研实
力再上新台阶,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就获批 42项,并成功斩获 1项
重大项目全年新增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超过 30 项。我们的教师
团队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多个团队获评“X 省高校黄大
年式教师团队”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是全体 X 大学人追求卓
越的生动写照。
其三,这是一所坚持“四个面向”、积极服务社会的大学。大
学之大,不在于大楼,而在于贡献。我们始终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
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我们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基础物理
研究,深度参与 X 国际大科学实验合作组等国际前沿项目,在粒子
物理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发现;我们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聚焦先进光电技术,成功攻克红外光谱测量领域的“卡脖子”难
题,相关技术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等关键领域;我们面向
人民生命健康,在生物医药领域持续发力,由我校 X 院士团队领衔
研发的 X 创新药,极大提升了我国在相关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并
填补了 X 省原研药生产的空白;我们面向经济主战场,聚焦农业科
技创新,成功培育出水稻、小麦、金银花等 10 余个优良新品种,累
计推广种植面积超过 50 万亩,为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全面振
兴战略贡献了 X 大学智慧。学校的每一项突破,都践行着“学在 X
大学,心系国家发展”的庄严承诺。
二、立大志、成大才:奋力书写引领未来的青春篇章
了解了我们是怎样一所大学,接下来更重要的问题是:在这里,
你希望成就一个怎样的自己?作为你们的师长和引路人,在新征
程开启之际,我向大家提出三点希望:
第一,希望你们心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