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集团2025年深化改革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集团 2025 年深化改革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集团深化改革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 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认 真落实省国企改革专项小组第二次会议精神,总结前期工作,分 析当前形势,部署下阶段任务,动员全体干部职工统一思想、凝 聚共识,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推动集团改革向纵深发展,为实 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深化改革是应 对风险挑战、赢得发展主动的关键一招,必须坚定不移向前推进, 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把握时代方位,筑牢深化改革的思想根基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习近 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关键一招。”我们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 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刻认识深化国企改革 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这要求我们首先要从思想层面深化认识、 提高站位,为改革实践提供坚强理论支撑和方向指引。唯有思想 统一、认识到位,行动才能坚决、措施才能有力,改革航船才能 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一)深刻领会深化改革的政治意义。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关系公有制主体地位,关 系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我国经济持 续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成党的执政使 命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从政治高度看待改革、谋划改革、推进 改革,确保国有企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更好承担起肩负的 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要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 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确保企业党委 (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要 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 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 关于国企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确保中央政令在集团畅通无阻、 落地生根。 (二)精准把握深化改革的理论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 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系统阐述了国有企业地 位作用、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目标、国有企业发展路径原则、党对 国有企业领导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深入推进改革 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必须持续深入学习这些重要论 述,把握其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深刻理解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 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 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要深刻理解推进国有企业改 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 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 改革中的重大问题,不断增强改革思维能力和理论指导实践的水 平。 (三)清醒认识深化改革的实践要求。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 深水区,其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前所未有。集团经过 多年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如部分业务板块竞争力不强、创新动能不足、市场化经营机制不 健全、管理体系仍需优化等。这些问题制约着集团高质量发展, 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破解。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啃硬骨头, 敢于涉险滩,聚焦主责主业,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健 全市场化经营机制、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 鼓励大胆探索实践,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推动改革不断取得 新成效。 (四)科学研判深化改革的环境态势。从宏观环境看,世界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 展,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国家持续出台支持国企改革 发展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环境。从行业趋势看,数字化、绿色 化转型加速,产业格局深刻调整,既带来严峻挑战,也孕育重大 机遇。从省内要求看,X 省对国企改革寄予厚望,希望我们在构 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我们必 须准确把握内外环境变化,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在深化改 革中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二、聚焦关键任务,突破深化改革的重点环节 改革任务艰巨繁重,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立 现代企业制度,发挥国有企业各类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激发各类要素活力。”我们要聚焦以下重点任务,持续发力、久 久为功。 (一)完善现代治理,提升决策运营效能 一是优化法人治理结构。严格按照《公司法》《企业国有资 产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厘清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等 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形成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 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重点强化董事会建设,落实董事会各 项法定职权,配齐建强专门委员会,提高董事会决策质量和效率。 保障经理层依法行使用人权、分配权等经营管理权,激发经营管 理活力。二是健全决策执行机制。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 施细则,明确决策事项清单、权限和程序,强化决策调研、论证、 评估环节,提升决策科学性。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 度及责任倒查机制,确保决策责任可追溯。加强决策执行的跟踪 督办和效果评估,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三是 加强监督体系建设。整合内部监督资源,强化纪检监察、巡视 巡察、审计、财务、法律、风控等监督力量的协同联动,形成监 督合力。推动监督信息共享、结果互认,提高监督整体效能。畅 通民主监督渠道,保障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自觉接受外部监督,配合做好国有资产监管、审计等各项工作。 (二)强化创新驱动,培育核心竞争优势 一是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持续稳定的研发投入增长 机制,确保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逐年提升并保持行业领先水平。聚 焦集团主业和未来发展方向,重点投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前沿 技术探索、新产品研发等领域。优化研发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 用效益。积极探索多元化研发投入模式,鼓励与社会资本合作设 立创新基金。二是打造高水平研发平台。积极争创国家级、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