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全市深化土地整治领域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2025 年全市深化土地整治领域专项整治工 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开展土地整治领域专项整治,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严守耕地红线,严格保护耕地”等重要指示精神的关键举 措,是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必然要求, 更是服务保障 X 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 结果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扎实推进专项整治各项工 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当前,整治工作已进入深水区,面临新 形势、新挑战,更需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强化责任担当,以更大 决心、更实举措将整治工作向纵深推进,切实守护好宝贵的土地 资源,为全市发展大局提供坚实保障。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市 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深化土地整治领域专项整治工作有关情况 汇报如下。 一、聚焦排查整治,筑牢耕地保护与生态安全屏障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依法依规做好耕地占补平衡,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像保 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这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专项整治行动中,我们始终将排查整治作为首要任务和基础环 节,坚持全面摸底与重点核查相结合,集中力量攻克了一批突出 问题,有效遏制了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了土地管理秩序和生 态安全。本板块重点汇报在排查整治方面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全面清查整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一是精准摸排 建立问题清单。我们运用“卫星遥感+大数据+网格化”技术手 段,对全市 X 万亩耕地实行全覆盖、无死角动态监测,累计提 取疑似违法违规图斑 X 个。组织市县两级专业技术人员 X 人次, 开展实地核查验证X次,最终核定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项目X 个,涉及耕地面积 X 亩,全部纳入专项整治问题清单,并逐项 建立了包含位置、面积、类型、责任主体、时间节点的电子信息 档案,实现了问题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为精准施策奠定了 坚实基础。二是分类施策推进整改复耕。依据问题性质、违法违 规情节严重程度,我们制定了“分类处置、限期整改”方案。对 于非法占用耕地的建设项目,坚决予以拆除并复耕,目前已拆除 违法违规建构筑物 X 万平方米,恢复耕地种植条件 X 亩。对于 程序不规范、手续不完善的项目,责令限期补办手续并缴纳相关 费用,共计补办用地手续 X 宗,追缴土地出让金及相关税费 X 万元。所有问题均实行台账管理、挂账销号,确保整改到位一处、 销号一处,目前整体整改完成率已达 X%。三是强化监督严防反 弹回潮。我们建立了“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立体化监管 网络,利用季度卫片执法检查等手段,对已整改区域进行“回头 看”抽查 X 次。同时,开通了专项整治举报热线和网络平台, 累计受理群众举报线索 X 条,核实查处 X 条。严格落实耕地保 护责任目标考核,将整治成效与地方政府年度考核挂钩,对新增 违法违规问题严重的区县进行约谈问责,共计约谈相关负责人X 人次,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坚决防止问题反弹。 (二)系统治理修复受损矿山生态环境。一是深入开展矿山 地质环境调查评估。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对全市X个持证矿山和X 个历史遗留矿山开展了系统性的地质环境现状调查与风险评估 工作。调查内容包括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地质灾害隐患,以及地形地貌破坏、土地压占损毁、水资源污染 等生态环境问题,累计完成调查面积 X 平方公里,识别出高风 险区域 X 处,中风险区域 X 处,并建立了“一矿一策”的动态 管理数据库,为精准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二是扎实推进矿山生 态修复工程。按照“谁破坏、谁治理”和“政府主导、政策扶持、 社会参与”的原则,强力推进修复治理。责令生产矿山企业投入 资金 X 万元,完成修复治理面积 X 公顷。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 资金 X 万元,启动实施了 X 个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示范项目, 累计完成土方平整 X 万立方米,种植苗木 X 万株,复绿面积 X 公顷,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 X 处,使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显著 改善。三是创新机制促进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探索“生态修复+” 模式,鼓励将废弃矿山的修复与土地复垦、工矿废弃地再利用、 农业开发、文化旅游等相结合。例如,在 X 区 X 废弃矿区,通 过削坡减载、土地平整等措施,新增了 X 亩高质量耕地;在 X 县 X 矿坑,引入了社会资本开发建设生态公园。同时,加强对 矿山废石、尾矿等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与推广,资 源综合利用率提升了 X%,努力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三)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一是科学编制规划 与项目库。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我们制定了《X 市农 村建设用地复垦专项规划(2025-2030 年)》,明确了复垦的目标 任务、空间布局和时序安排。在此基础上,对全市农村闲置宅基 地、废弃工矿用地、空闲学校等低效建设用地资源进行了全面摸 底,建立了规模达 X 亩的复垦潜力项目库,并实行年度计划管 理,确保复垦工作科学有序推进,不与农民意愿相违背,不与乡 村发展规律相冲突。二是严格规范项目实施管理。我们修订完善 了《X 市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实施管理办法》,明确了项目立 项、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地籍变更等全流程管理要 求。所有项目均坚持“农民自愿、村集体申请”的原则,严格执 行工程招投标和监理制度,确保复垦工程质量。加强资金保障, 整合涉农资金 X 万元,专项用于复垦项目补助,并建立了资金 使用全程监管机制,保障资金安全高效运行。三是显化指标价值 助力乡村振兴。复垦产生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 保障农民安置和农村发展用地后,允许在省域范围内有偿流转。 截至目前,我市通过交易节余指标 X 亩,获得收益 X 亿元,按 照一定比例返还给农村集体和农户,直接惠及农民 X 万人,有 效反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为乡村振兴 提供了宝贵的资金支持和土地要素保障,形成了良性循环。 二、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土地整治领域治理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 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体制机制创新是根 治土地整治领域顽瘴痼疾、提升治理能力的治本之策。在推进专 项整治过程中,我们不仅注重解决当前突出问题,更着眼于长远, 致力于从制度层面堵塞漏洞、规范管理、优化服务,努力构建覆 盖全面、约束有力、执行顺畅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提升土地资 源的治理效能和保障能力。本板块重点汇报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 的探索与实践。 (一)健全完善全链条监管机制。一是构建“源头严防”的 规划管控体系。我们强化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性作用和约束力, 在规划编制阶段就充分与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林业等部门协调,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