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专题党课辅导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利 80 周年的专题党课辅导 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用 鲜血和生命谱写的壮丽史诗,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 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 组成部分和东方主战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 剂。重温这段烽火岁月,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 流砥柱作用,感悟伟大抗战精神的磅礴力量,对于我们汲取历史 智慧、把握时代脉搏、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围绕五个方面,与大家交流学习体会。 一、回望苦难辉煌历程,深刻铭记落后挨打发展自强历史 启示 中华民族曾经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近代以后,由于封建统 治的腐朽和闭关锁国的政策,我们错过了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 经济社会发展停滞不前,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却通过工业革命和 殖民扩张迅速崛起。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马关条约》的签订, 以及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的屈辱,都充分证明了“落后 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的历史逻辑,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 第一要务,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 家长治久安和民族伟大复兴。 一是“落后就要挨打”是近代中国饱经屈辱的血泪教训。 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开始,西方列强凭借船坚炮利强行打开中国 国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 等条约,国家主权遭受严重破坏,领土完整被肆意割裂,百姓陷 入深重苦难。日本军国主义更是趁火打劫,通过发动甲午战争、 参与八国联军侵华等手段,不断加深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1931 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1937 年又蓄意 挑起“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军铁蹄所到之处,烧 杀抢掠,无恶不作,制造了包括南京大屠杀在内的一系列惨案, 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段屈辱历 史深刻警示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 作为后盾,就无法有效捍卫自己的主权和尊严,甚至可能面临亡 国灭种的危机。 二是日本侵华是其军国主义扩张野心的必然产物。日本对中 国的侵略并非偶然事件,而是其长期奉行军国主义路线的必然结 果。明治维新后,日本确立了以对外扩张为核心的“大陆政策”, 将侵略中国作为其实现霸权目标的关键步骤。20 世纪 30 年代, 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严重经济危机,日本国内矛盾激化,统治集团 为转移视线、摆脱困境,加速了对中国的侵略步伐。中国广袤的 国土、丰富的资源和庞大的市场,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垂涎和掠夺 的目标。这种依靠武力征服和殖民掠夺来实现自身发展的侵略本 性,决定了中日之间战争的不可避免性。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至今依然以不同形式存在,维护国家主权、 安全和发展利益始终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三是自强与发展是民族屹立于世界的基本保障。抗日战争能 够取得最终胜利,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也与我 国在战争期间努力维持和发展经济、生产基础密不可分。新中国 成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开展大规模社会主 义建设,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更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 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等多项指标位居世 界第一,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这为我们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坚实保障。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深刻 启示我们: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新时 代,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面增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撑。 二、审视屈辱抗争岁月,准确把握党的领导中流砥柱作用 与力量根基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共产党 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危险 的最危急关头,是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高举抗日旗帜,扛起救 亡图存大旗,成为全民族抗战的坚强核心和政治引领者。中国共 产党人以最坚定的抗战意志、最广泛的民族动员和最英勇的牺牲 奋斗,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抗战胜利的正确方 向。 一是率先高举抗日旗帜,凝聚全民族抗战的磅礴力量。“九 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时间发出抗战宣言,号召全国民 众团结起来,抵抗日本侵略。在整个抗战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坚 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极推动国共合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 力量共同抵御外侮。党中央先后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方针政策,并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为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 全民族抗战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历史深刻表明,没有中国共产党 的政治领导和战略引领,就没有全民族抗战的形成和坚持,就没 有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二是提出并实践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指引胜利方向。 面对当时国内存在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等错误观点,中国 共产党科学分析了中日双方的特点和战争形势,提出了全面抗战 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毛泽东同志发表的《论持久战》等 重要著作,深刻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指明了抗战胜利的 正确道路,极大地坚定了全国军民的必胜信心。中国共产党主张 动员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实行全民总动员,打一场真正的人民 战争。这一路线和战略,对于凝聚民心、鼓舞士气、坚持抗战直 至最后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是始终战斗在抗战最前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中流砥柱 作用。在正面战场顽强抵抗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 四军及其他人民武装,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创 建抗日根据地。敌后战场牵制和消灭了大量日伪军,有力地配合 了正面战场作战,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之一。中国共产党 人以极其简陋的装备、极其艰苦的条件,进行了人类战争史上罕 见的顽强斗争。东北抗联将士在冰天雪地中与敌人周旋,杨靖宇 将军在弹尽粮绝后孤身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八路军“狼牙山五 壮士”为掩护主力转移英勇跳崖;新四军“刘老庄连”82 名官 兵全部壮烈殉国……这些英雄壮举展现了共产党人无比坚定的 理想信念和牺牲精神。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 人民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