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XX 集团深入贯彻作风建设专题集中整治暨
问题整改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集团党委召开这次专题会议,主题非常明确,就是深入
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针对我们近期专项监督检查中暴露出的
突出问题,进行一次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集中整治和问题
整改总动员、总部署。这次会议,不是一次常规的工作例会,而是
一次刀刃向内、刮骨疗毒的自我革命推进会;不是一次听取汇报、
布置任务的普通会议,而是一次“晒问题、剖根源、明路径、强
责任”的政治体检和纪律整顿会。集团党委决心以最坚决的态度、
最果断的措施,彻底扭转部分领域存在的作风顽疾,为集团在高质
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筑牢坚不可摧的纪律堤坝。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必须清醒
地认识到,作风问题绝非个人小事、生活琐事,其本质是党性问题、
政治问题。一个细节的失守,可能就是一个腐败风险链的开端。
当前,集团正处在深化改革、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时期,我们面临的外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内部结构调整任务异常
繁重。无论是推进 XX 化工新材料基地的建设,还是加速医药板
块的战略重组与“医化分拆”,亦或是实现集团资产的全面盘活
与价值提升,都需要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干部
队伍作为中坚力量。如果我们的干部队伍作风漂浮、纪律松弛,
那么再宏伟的蓝图也只是镜花水月,再周密的部署也终将落空。
因此,将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既是落实中央要求的政治
任务,也是保障集团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
刚才,纪委、组织、办公室、财务等部门通报了专项监督检
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并现场解读了整改政策依据,划出了纪律红
线。这些问题,听起来触目惊心,发人深省。这充分说明,我们的一
些单位、一些干部,在思想上还没有真正绷紧纪律这根弦,在行动
上还没有真正做到令行禁止。下面,我将结合这些问题,讲三个方
面的意见。
一、正视沉疴积弊,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清醒深刻剖析
问题根源
发现问题是前提,解决问题是关键。如果我们对问题视而不
见、讳疾忌医,甚至文过饰非,那才是集团最大的危机。此次专项
监督检查,如同一次全面的“CT 扫描”,暴露出我们在作风建设上
依然存在不少病灶和顽疾。这些问题表现在方方面面,但根源上
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温差”与“落差”上。
第一,思想认识存在“温差”,政治站位的高度不够。
部分干部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理解仍停留在浅表层次,存
在“疲劳综合征”和“看客心态”。有的认为,规定执行多年,风头
已经过去,可以“歇歇脚、松口气”了,对一些隐形变异的“四风”
问题警惕性不高、辨别力不强。有的甚至错误地认为,抓作风会
束缚手脚,影响业务发展,将严格的纪律规定与搞活经营对立起来,
思想深处还是“官本位”思想和“唯业绩论”在作祟。他们没有
从政治高度去认识,优良的作风本身就是生产力、是竞争力、是
凝聚力。一个企业的风气,直接决定了它的市场声誉和发展潜力。
作为肩负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重任的国有企业,我们的每一分钱
都姓“公”,每一次公务活动都代表着党的形象。任何时候,都不
能有丝毫的含糊和动摇。这种思想上的“温差”,导致了行动上
的“偏差”,是所有作风问题的总病根。
第二,制度执行存在“落差”,责任传导的力度不实。
集团层面近年来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涵盖了公务
接待、差旅费管理、公车使用、招投标等各个方面,可以说制度
的“笼子”越扎越紧。但从检查结果看,“牛栏关猫”的现象在
一些单位依然存在,制度成了挂在墙上、写在纸上的“稻草人”。
具体来看,问题集中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公务消费领域乱
象丛生。有的单位超标准、超范围进行商务接待,巧立名目用公
款购买高档烟酒、土特产;有的将个人消费混入公务开支进行报
销,发票内容与实际消费严重不符。二是差旅和会议管理流于形
式。有的干部借出差、培训之机,擅自改变路线,延长停留时间,变
相公款旅游;有的会议可开可不开,层层陪同,泛滥成灾,造成了巨
大的资源浪费。三是津补贴发放依然不规范。有的单位为了搞
“福利”,挖空心思设置各种名目的补贴,违反国家和集团的薪酬
管理规定。四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出现新变种。有的单位“文
山会海”问题回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调查研究走
马观花、蜻蜓点水,满足于“来过、看过、说过”,就是不解决实
际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是责任传导的层层递减。压力没有从
集团总部一直传导到基层一线,一些单位的“一把手”没有真正
扛起第一责任人的担子,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也没有落到实
处,导致制度空转,纪律虚设。
第三,监督执纪存在“偏差”,刚性约束的强度不够。
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然而,我们的监督体系在
某些环节还存在短板。有的纪检干部、监督部门成了不愿得罪人
的“老好人”,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习惯于“高高举起、
轻轻放下”,以提醒谈话代替纪律处分,导致震慑效应不足。有的
单位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财务、审计、人事等部门的监督职能
弱化,未能形成监督合力,信息壁垒导致许多问题难以被及时发现
和纠正。此外,“屡禁不止、屡罚不改”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个重
要原因就是问责追责不够深入,往往只处理直接当事人,而对背后
失职失察的领导责任追究不够,没有真正打到“七寸”、触及灵魂。
这种“下不为例”的温情主义,实质上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极端
不负责任,是对更多干部的纵容和麻痹。
二、坚持刚性标准,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问题整改见底
清零
剖析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针对此次集中整治和专项监督中
暴露的种种问题,必须拿出“啃硬骨头”的决心,明确刚性整改标
准,做到“面上问题全面改、根上病灶彻底除”。各单位、各部门
要立即行动起来,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搞变通,坚决完成各项
整改任务。
第一,全面压实“四个责任”,构建权责清晰的闭环管理体系。
作风建设不是纪委一家的事,而是整个党委、全体党员干部
共同的政治责任。必须构建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确保压力无衰减传导。
党委主体责任要“扛得稳”。各级党组织要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