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XX学校2025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XX 学校 2025 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依照《XX 学校 2024—2026 年发展规划》,2025 年为“XX 学校常规管理落实年”。紧扣这一主题,学校将认真学习宣传贯 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 精神,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把常规管理抓严抓实抓细, 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持续提升。 一、工作思路 健全完善常规管理制度,继续遵循“外树形象,内强素质” 的工作思路,坚持“不折腾,不懈怠”,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管 理机制改革,全力推进“1136”工程。即巩固强化 1 个领导核心 ——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提升打造 1 个工作亮点——多 元化发展性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调整充实 3 支管理队伍——党 建队伍、级部主任队伍和学生管理队伍;规范落实 6 项重点制度 ——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制度、教职工考评制度、教学质量分析制 度、全员育人导师制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和首课思政负责 制。 二、工作目标 1.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2.开发实施“多元化发展性校本课程”。 3.深化提升“学生多元化发展性评价”机制。 4.优化拓展“百名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工程”。 5.推进“首课思政负责制”常态化实施。 6.巩固“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常规化运行。 7.促进“初小衔接教育教学”扎实开展。 8.确保学校安全工作“两手抓两手硬”。 三、工作措施 (一)与时俱进,优化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1.依法依规办事。落实《XX 学校党组织会议议事规则》 《XX 学校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XX 学校党总支书记和校长 沟通制度》《“三重一大”事项决策议事规则》,切实履行党组织 “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主体责 任,保障校长及学校领导班子依法依规行使职权,推进学校的教 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等工作有序高效运行。 2.立足学校实际。促进学校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 结合,明确党组织和党员的主体意识、主业意识和主角意识,积 极主动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到教书育人的本职岗位上;实 施党员、青年教师“双培养”工程,把党员教师培养成骨干、把 青年教师培养成党员;重视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及其阵地建,逐 步健全党团队一体化育人机制。 3.创建党建品牌。遵循“一校一品”党建要求,以创建学校 党建品牌为契机,梳理、规范、提升各项党建工作,彰显学校党 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提升党组织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促进党组织的创新发 展和学校高质量发展。 (责任处室: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团队) (二)以校为本,开发实施“多元化发展性校本课程” 1.五育并举,实现校本课程“多元化”。在原有校本课程开 发的基础上,开发实施以“中医药文化”“语文诵读”、“数学增 智”、“体育艺术全面开花”为主线的“多元化”校本课程,通过 课程开发、课堂研究、社团建设、竞赛活动等路径,努力打造 “多维共进,学科共生,育人共融”的特色校本课程,促进学生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纵深提升,探究校本课程“发展性”。结合学校实际,做 好课程的纵深化发展规划,针对不同的学段采取不同的措施、实 施不同内容。在学科主题的引领下,将各类校本课程开发成阶梯 性上升、螺旋性提高的全学段覆盖的课程体系,让校本课程体现 “发展性”的理念,转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3.立足本校,彰显校本课程“有特色”。立足“迎春”本色、 践行“迎春”精神,将校本课程与“迎春特色”相结合,在坚持 迎春特色教育的基础上,打造迎春校本品牌。以《节气中的中草 药》特色校本课程为基点,挖掘其他校本课程中的迎春元素,以 点带面,建立全面“迎春化”的校本课程内容。 4.聚焦素养,发挥校本课程“衔接性”。坚持三级课程理论, 践行校本课程的补充性、特色性原则,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 将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衔接为一体,聚焦学生的素养提升,以 学生的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做好素养提升的校本课程实施,让学 生在校本课程学习、实践中能够得到真正的发展和提高。 (责任处室:小学部教务处) (三)重心下移,提高党员干部和学生的管理能力 1.建立学校党建办公室,探究、实施把党支部建立在级部或 者教研组。结合学校实际,与学校办公室整合成立学校党建办公 室,设立党建办副主任一名(由办公室主任兼任);在合适时机, 将各党支部成员调整到以级部成员或者教研组成员为主,切实发 挥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中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2.进一步推进级部负责制的落实。组织实施级部主任竞聘上 岗(先从初中部实施),落实级部主任的学校中层管理干部副职 待遇,明确其岗位职责和管理考评办法,逐步级部集中办公、级 部为单位考核的管理评价机制过渡,以此实现学校教育教学以及 管理工作的深化、细化和基层化。 3.加强政教处、团委等处室部门管理力度基础上,健全强化 学生会、共青团等学生团体组织的管理职能,在一日常规检查、 早中晚三个课外时段巡查、升旗仪式、路队管理监督等活动检查 中,充分挖掘发挥各级各类学生组织的重要作用,加强学生管理 的自发性、群众性、即时性和有效性。 4.修订完善教职工考核方案。进一步推进考核评价的人文关 怀和纪律约束相结合,根据国务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病假期间 生活待遇的规定》(国发〔1981〕52 号)有关要求,对相关人员 考核事宜作出相应规范;结合学校实际,对于考核单位划分等环 节作出相应调整。 (责任处室:办公室、教务处、团委) (四)面向全体,促进多元化发展性评价再提升 1.结合好《XX 学校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细则》和《XX 学校 “百名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工程”实施办法》。一是逐步扩大、落 实学科教师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主体责任,把“全员、全过 程、全方位”育人转变成教师自觉、纳入常规管理与期末考核; 二是进一步优化“百名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工程”,在覆盖范围上、 梯队递进上加大力度,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受惠受益,提升综 合素养。 (责任处室:初中部教务处、政教处、家教办) 2.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