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坚定有序推进转型发展”研讨发言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坚定有序推进转型发展” 研讨发言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围绕“坚定有序推进转型发展”这一核 心指示要求,结合个人近期的学习思考和工作感悟,谈几点不成 熟的看法,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深刻领会“为什么转”的时代必然,在思想破冰中坚定 转型自觉 “坚定有序推进转型发展”,这八个字言简意赅,却重逾千 钧。它不仅是县委全会部署的中心任务,更是上级党委、市委反 复强调的战略方向。转型发展对资源型地区而言,不是一道“选 择题”,而是一道绕不开、躲不过的“必答题”;不是一时之需的 权宜之计,而是关乎长远发展的根本之策。作为一家以煤炭为根 基、因煤炭而兴盛的企业,我们对这一点感受尤为深刻。 回望过去,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始终与煤炭市场的“晴雨表” 紧密相连。市场好的时候,一吨煤利润可观,大家埋头保供增产, 转型的声音虽有,但动力不足,容易陷入“煤炭好时不愿转”的 舒适区;市场下行时,经营压力陡增,资金链紧张,又会陷入 “煤炭差时转不动”的现实困境。这种周期性的“怪圈”,不仅 消耗着企业的发展动能,更禁锢着干部职工的思想。从我个人的 感受来说,这种“转型焦虑”其实一直存在。一方面,是来自外 部环境的倒逼。国家“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环保政策的日益 趋严、新能源技术的加速迭代,都在不断压缩传统煤炭产业的发 展空间。另一方面,是源于企业内生的隐忧。我们脚下的煤炭资 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过度依赖单一产业的风险不言而喻。 更具体地说,多年前我们下属的*煤业就曾因为采煤导致土地塌 陷,出于企业责任和生态修复的考量,我们投资建设了*生态园, 这既是被动的生态补偿,也是一次主动的转型探索。这个项目虽 然后来还被列入了省级转型综改的重大项目序列,但其过程的艰 辛,也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转型之路绝非坦途。因此,今天我 们再次探讨“坚定有序推进转型发展”,我认为首要解决的,是 思想深处的“总开关”问题。必须彻底破除“资源依赖”的路径 惯性,不能再有“等一等、看一看”的观望心态,更不能抱有 “市场回暖就能一劳永逸”的幻想。要真正从内心深处认识到, 转型是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是决定我们未来能否 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一招”。只有思想上率先“破 冰”,行动上才能真正“突围”。这种坚定,不是口号上的,而是 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一种战略决心和行动自觉。 二、准确把握“转向哪里”的实践路径,在靶向施策中明确 转型方位 想清楚了“为什么转”,接下来的关键就是“转向哪里”。县 委全会提出的“有序”二字,我认为核心要义在于尊重规律、讲 求科学、稳扎稳打,不能脱离实际、盲目冒进。对于我们这样一 家传统的能源企业,转型发展绝不意味着要另起炉灶、推倒重来, 而是要在巩固根基的前提下,进行优势的再造和动能的转换。结 合企业实际,我思考有三个主要方向。 第一,立足主业,向“精”向“绿”延伸。煤炭是我们的 “压舱石”和“稳定器”,任何时候都不能轻易动摇。在当前乃 至未来一个时期,扛牢能源保供的政治责任依然是我们的首要任 务。但“保供”不等于“傻大黑粗”地挖煤卖煤。转型,首先要 从煤炭自身的革命开始。这要求我们必须在存量上做文章,推动 产业“升链”。一方面是智能化改造。要持续加大投入,推进工 作面无人化、系统智能化,在减人提效、保障安全的同时,实现 资源开采效率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是绿色化开采。大力推广应用 保水开采、充填开采等绿色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扰 动,改变过去“黑色 GDP”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要推动煤炭 由“燃料”向“原料”和“材料”转变。我们过去也曾尝试过构 建“采煤—洗煤—炼焦—炼镁”的循环链条,但因种种原因中断。 历史的教训值得反思。今天,在新技术、新工艺的支持下,我们 是否可以重新审视煤化工、煤基新材料等领域的发展潜力,拉长 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 的产业优势。 第二,适度多元,向“新”向“融”拓展。转型要“有序”,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先立后破”。在传统主业提供稳定现金流的 同时,必须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构建多元支撑的产业格局。 回顾我们建设*生态园的历程,虽然面临资金、管理、市场等多 重挑战,但它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