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
振兴有效衔接问题整改攻坚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高规格召开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
兴有效衔接上级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会,核心目的就是亮问题、
明责任、督落实、促攻坚。会议开始,几位重点部门的负责同志
汇报了整改进展和思路,剖析问题深刻,思路举措务实,体现了
高度的政治担当和行动自觉。必须清醒认识到,上级反馈的问题
清单,绝非一般性工作短板,而是关乎政策落地成效、关乎群众
切身利益、关乎我们执政能力的深刻叩问。值此巩固拓展脱贫攻
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节点,抓好反馈问题整改,具
有特殊而重大的政治意义和实践意义。我们必须将其作为检验政
治忠诚、工作本领和群众立场的试金石,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刮
骨疗毒的勇气,全力以赴打赢这场整改攻坚战。这不仅是完成一
项具体任务,更是推动我县乡村振兴战略行稳致远的迫切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
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抓好问题
整改,正是我们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
兴的题中之义和关键一招,必须以更高站位、更硬举措、更实作
风,确保反馈问题见底清零,工作质效全面提升。
一、深化思想认识,筑牢整改之基,以“如磐初心”校正
政治坐标
问题整改,思想先行。思想认识的高度,决定着整改行动的
深度和落实的效度。对标中央要求和我县实际,审视整改工作中
的痛点和梗阻,首要解决的就是部分单位和干部在思想认识层面
存在的偏差和温差。有的对问题的严峻性、整改的紧迫性认识不
足,存在歇脚松劲心态;有的将整改视为部门业务,未能站在全
局高度一体推进;有的流于表面应对,企图“文件整改”、“会议
过关”,根子在于对“国之大者”体悟不深,对“民心是最大的
政治”践行不力。这种思想深处的模糊地带,构成了我们向顽瘴
痼疾宣战的最大掣肘。因此,我们必须把淬炼思想、提升自觉作
为整改的第一步。全县上下务必深刻认识到,反馈的每一个问题
都是必须啃下的“硬骨头”,涉及领域都关联着乡村振兴的成色。
我们要坚持从政治上看、政治上行,将对标对表贯穿整改全程。
(一)校准政治站位,确保对标对表“零偏差”。思想认识是
行动的总开关,确保整改实效的根本前提在于筑牢政治根基。习
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
善于把握政治大局。”整改工作正是检验我们能否深刻领悟“两
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全
县各级干部要把抓好反馈问题整改作为一项极其严肃的政治任
务,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特别是乡村振兴的最
新精神、重大决策和核心部署,精准把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
果是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的战略定位。要自觉站在维护中央政
令畅通、服务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审视整改工作,坚决避免囿于
地方或部门思维导致认知局限。核心是剔除“事不关己”、“避重
就轻”、“过关交卷”等错误心态,树立起整改不到位就是失职渎
职、整改搞变通就是不讲政治的责任共识和行动自觉。真正将思
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思想的绝对清醒
确保行动的绝对精准和有效。要从灵魂深处筑牢“乡村振兴、责
任如山”的使命感,把整改成效作为检验党性、淬炼初心的试金
石。
(二)拧紧责任链条,确保压力传导“无衰减”。责任不明,
落实必虚。确保整改攻坚行稳致远,关键在于构建权责清晰、层
层压实的责任体系。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
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整改工作必须严格落实
“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县乡(街道)两级党委、政府主要负
责人是本地本区域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力亲为抓部署、
抓协调、抓督办。各行业部门要履行主管责任,部门“一把手”
要对本领域问题整改负总责,亲自研究方案,亲自推动落实。要
构建“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责任部门一线落
实”的工作格局,细化分解整改任务,将每一个具体问题、每一
项具体措施精准到岗、明确到人、限定到天,形成环环相扣、梯
次推进的责任闭环。要坚决杜绝责任悬空、压力递减、上紧下松,
甚至“新官不理旧账”的现象。县委县政府将严格落实整改责任
追究机制,对因责任不明、落实不力导致整改迟滞或效果不彰的
单位和个人,无论涉及到谁,都将严肃追责问责,决不姑息迁就。
要以强有力的责任传导机制,确保整改压力不折不扣传递至“神
经末梢”。
(三)锤炼过硬作风,确保攻坚克难“有韧劲”。作风是成败
的关键。解决深层次问题,应对复杂局面,必须弘扬求真务实、
真抓实干的硬朗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纠正‘四风’
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面对反馈问题中的难啃的“硬
骨头”、难过的“娄山关”,任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都是最大的
敌人。要大力弘扬“钉钉子精神”,摒弃“花拳绣腿”、“雨过地
皮湿”,一锤接着一锤敲,直至问题彻底解决。要坚决杜绝“以
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整改问题”的虚浮做法,所有整改方案
和措施都必须建立在深入调查研究、精准把握实情的基础上。要
坚持“一线工作法”,领导干部要沉下去,到田间地头、农户家
中、项目现场去发现问题、研究对策、督导落实,确保整改措施
能落地、可操作、见真效。要强化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深刻认
识到一些问题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复杂性,敢于直面矛盾,勇
于较真碰硬,不达目的绝不收兵。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
定有我”的胸怀和担当,一步一个脚印地攻克难点、疏通堵点,
积小胜为大胜,确保整改成效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的检验。
二、聚焦核心症结,发力整改之要:以“绣花功夫”提升
治理精度
千头万绪,重在提纲挈领;百端待举,贵在精准施策。整改
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
集中力量攻克影响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以
靶向治疗根除病灶。要坚决摒弃“大呼隆”、“撒胡椒面”式的粗
放工作方法,牢固树立精准思维,把“精细化管理”理念贯穿整
改全过程。聚焦上级反馈的重点问题和调研反映的突出短板,我
们要像绣花一样精耕细作,在找准“七寸”、精准发力上下真功
夫、深功夫。这涉及到底线守护、民生关切、产业根基等核心支
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要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精准发力,务求实效。”只有聚焦核心症结精准发力,方能用整
改之“钥”解开发展之“锁”,实现标本兼治、长治久安。
(一)筑牢防止返贫底线,实现监测帮扶“精实化”。一是强
化监测精度,织密风险识别“预警网”。防返贫监测是巩固脱贫
攻坚成果的基石。要以“动态清零”为目标,不断迭代优化防返
贫监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