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推
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推进
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特别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总结
前一阶段我镇的工作成效,深刻剖析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
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全面部署和再动员。刚才,相关部门和
村居的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讲了成绩,也谈了问题和打算,
我都同意。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关
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福祉,关系到农村社会文明和谐。自全
镇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以来,在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
下,我们的村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显
著成效。
回顾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我们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一是
攻坚力度前所未有。全镇各村居、各部门迅速行动,形成了党委
统揽、政府主导、村居落实、全民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广大党
员干部冲锋在前,以身作则,带领群众集中力量解决了一批长期
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
全镇累计发动党员干部和群众超过 8000 人次,动用各类机械设
备 500 余台班,清理各类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农业生产废弃物
超过 3000 吨,清理村内塘沟、河渠、淤泥近 25 公里,整治房前
屋后乱堆乱放近 5000 处。二是村容村貌显著改善。通过持续开
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一大批乱搭乱建的危旧附房、废弃
猪牛栏、露天厕所被依法拆除,村庄的公共空间得到了有效释放。
道路沿线、公共场所的“牛皮癣”小广告基本清除干净,村庄主
次干道实现了日常保洁常态化。我们还结合各村实际,因地制宜
打造了一批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村庄的“颜值”和“气质”
都得到了有效提升。三是群众习惯逐步养成。我们坚持宣传引导
与示范带动相结合,通过“大喇叭”、宣传栏、微信群等多种渠
道,广泛宣传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我
们还创新开展了“美丽庭院”“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成功创
建了 320 户“美丽庭院”示范户,群众的卫生意识、环保意识和
家园意识普遍增强,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正在悄然
发生。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与上级的要求相
比,与先进地区相比,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我们
的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和不足。这些问题,如果我们不高度重视、
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将会直接影响整治工作的成效和可持
续性。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存在
温差。部分干部和群众对这项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重要性认
识不足。有的村干部存在“歇歇脚、喘口气”的松懈思想,认为
搞了几次集中整治就大功告成,工作标准有所降低,主动性有所
减弱。部分群众“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干部干、群众看”
的现象在一些地方还比较突出,认为环境卫生是政府和村干部的
事,自家门前雪扫干净就行,“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
霜”的旧观念根深蒂固,主人翁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工作
推进存在落差。全镇各村居之间工作进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
有的村行动迅速、措施得力、效果明显,成了我们学习的榜样;
但也有的村行动迟缓、工作浮于表面,整治效果不尽如人意,甚
至出现“整治—反弹—再整治”的恶性循环。一些背街小巷、村
庄边缘、城乡接合部等区域,仍然是环境整治的薄弱环节和卫生
死角,垃圾乱扔、污水乱泼、杂物乱堆的现象时有发生,离“全
域美丽”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三是长效机制存在偏差。我们在
“清”和“拆”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但在“建”和“管”上下的
功夫还不够,“重建设、轻管护”的问题客观存在。部分已经建
成的公共设施,比如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文体广场等,后续
的管理维护没有及时跟上,出现了“有人建、无人管”的尴尬局
面。保洁员队伍的建设、管理和经费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市场
化运作模式的探索还有待深化,如何实现从“一时清”向“长久
美”的根本性转变,是我们必须破解的重大课题。这些问题,既
有思想认识层面的,也有工作落实层面的,更有体制机制层面的。
全镇上下必须高度警醒,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下大力气加以解
决。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面掀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高
潮
当前,我们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已经进入了从集中整治
向常态化治理、从全面铺开向精细化管理、从外在美向内在美转
变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
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要求,对标对表,精准施策,推动我镇农
村人居环境实现质的跃升。下一阶段,要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的工作:
(一)以“百日攻坚”为抓手,在重点区域整治上实现新突
破。要以决战决胜的姿态,立即在全镇范围内启动“清洁家园”
百日攻坚行动,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重点难点问题发起总攻。
一是全面清理卫生死角。要组织力量对村内主次干道、公共场所、
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河塘沟渠进行一次“拉网式”的大排查、
大清理,确保垃圾无存量、卫生无死角。二是坚决整治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