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全市德育骨干教师培训会上的研讨发言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市德育骨干教师培训会上的研讨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和在座各位教育战线上 的前辈与同道们一起交流学习。刚才几位老师的发言,有理论 高度,有实践深度,让我深受启发。下面,我想结合前段时间 参加的“新八德”师德专题培训,从个人视角,粗浅地谈几点 心得与反思,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当之处,还请大 家批评指正。 这次培训,对我而言,不只是一次业务学习,更像是一场及 时而深刻的精神洗礼。在日常繁杂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时常会 陷入一种惯性:埋头于知识的传授、成绩的提升,偶尔抬头反 思,却又常常感到迷茫——教育的根本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 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次培训,特别是围绕“新八 德”教育体系的深入研讨,为我拨开了眼前的迷雾,让我对立 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了更具体、更真切的感悟。 一、对“德”的再认识:从抽象的价值准则到具体可行的育 人路径 在参加培训前,我和许多老师一样,谈到“道德”,总觉得 它是一个宏大而有些空泛的概念。它重要,但似乎总是高悬于 理论殿堂,难以在日常教学中找到精准的落脚点。而“新八 德”教育体系——“孝亲、尊师、友学、立志、长善、救失、 守法、循规”,它最大的触动在于,将崇高的道德准则“翻 译”成了一系列可感知、可触摸、可践行的行为指引。比 如,培训中反复强调的“鞠躬礼”,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弯 腰动作,更是一种承载着“感恩”与“尊重”深意的仪式。当 孩子们每天早晨向老师鞠躬问好,当他们向辛勤付出的父母鞠 躬致谢,这种仪式感就在潜移默化中将“孝亲”与“尊师”的 种子播撒进心田。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道德教育并非一定要 通过长篇大论的宣讲,它完全可以融入每一个具体的、细微的 日常行为之中。道德,不再是墙上的标语,而是师生言行中流 淌的价值标尺,是决定我们教育底色的基因,更是指引我们育 人航程的灯塔。它回答了一个根本问题:我们的学生未来将走 向何方,他们的人生道路将以怎样的品格作为基石。 二、对“师”的再审视:从知识的“传道者”到品行的“力 行者” 培训中有一个问题直击我的内心:“教师为什么要学道 德?”是啊,我们是教书育人的人,为什么自己还要不断 地“回炉”学习道德?反思过后,答案愈发清晰。这既是职业 的刚性需求,更是一场伴随终身的自我修行。我们是学生成长 路上的引路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如同春风化雨,无声 地影响着一张张白纸般的纯真心灵。我们自身的道德修养,决 定了我们传递给学生的价值底色。只有我们自己内心丰盈、品 行端正,才能真正让学生信服、愿意效仿。因此,学习道 德,是我们站稳三尺讲台的基本功。同时,这也是一场自我完 善的修行。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我们会遇到各种挑战:学生 的叛逆、家长的不解、工作带来的压力与倦怠。此时,深厚的 道德修养便成为我们内心的“定盘星”,指引我们不忘初 心,坚守教育的本真。它让我们在面对学生犯错时,能多一份 包容与耐心;在处理棘手问题时,能多一份公正与智慧。我了 解到,一些地区的学校,如*省的*县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