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全市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市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市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会议,主题鲜明、 意义重大。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旅游工 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文旅产业发展的 决策部署,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加压奋进, 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全面提升我市旅游服务品质,擦亮叫响 “XX 行、XX 如意”城市品牌,加快建设更有特色、更具魅力、 更高品质的文旅强市。刚才,市文旅局宣读了倡议书,几位行业 代表作了很好的发言,讲得都很实在,也很有决心,我都赞同。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认清形势,深刻把握提升旅游服务品质的极 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展 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窗口。市委、市政府历来高 度重视文旅产业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我们抢抓省委、省政府大 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入“这么近,那么美,周末 到 XX”新时尚的重大机遇,明确了建设文旅强市的奋斗目标, 实施了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的举措,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我们 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到了更有效的保护和活化,一批重点文旅项目 正在加速推进,文旅市场的活力正在逐步释放。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旅游市场的竞争,已经从过去单 一的“资源竞争”转向了“服务竞争”和“体验竞争”的新阶段。 游客不再满足于“到此一游”式的观光,而是追求更高品质、更 具个性化、更有文化内涵的沉浸式体验。服务品质,已经成为决 定一个地区旅游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 从我们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看,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更是迫在眉 睫、刻不容缓。一是应对激烈区域竞争的必然要求。环顾四周, 各地都在把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纷纷拿出真金白 银、真招实策,旅游产品、服务标准、营销手段都在快速迭代升 级。如果我们还停留在过去的思维定式,满足于现有的服务水平, 就必然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落于人后、错失良机。二是满足人 民群众新期待的内在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旅 游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的趋势。大家不仅要看 风景,更要品文化、享服务、感温情。第三方机构的调查数据显 示,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中,服务质量、卫生状况、服务 态度等软性指标权重越来越高。我们虽然目前缺少一份针对我市 游客满意度的权威第三方测评报告,但这恰恰反映出我们的一个 短板——对游客需求的精准把握和反馈机制还不够健全。我们不 能等到投诉量激增、负面舆情发酵时才追悔莫及。三是推动我市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旅游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是典 型的“一业兴、百业旺”的富民产业。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可以 直接带动餐饮、住宿、交通、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全面升级,创造 更多就业岗位,增加群众收入。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 一个民生问题。我们必须把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作为推动产业转 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全市各级各部门、各行业主体都要深刻认识到,抓旅游服务 品质,就是抓发展、抓民生、抓未来。任何对服务品质的漠视, 都是对发展机遇的挥霍;任何在服务细节上的瑕疵,都是对城市 形象的损害。我们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 实到位”的执行力,坚决打赢这场旅游服务品质的提升战。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推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优 化升级 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 标导向,聚焦关键环节,实施精准治理,实现从“有没有”到 “好不好”的根本性转变。 (一)以高品质项目为牵引,筑牢产业发展的“硬支撑”。 一流的服务必须依托一流的设施。没有高品质的文旅项目作为载 体,服务提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坚持规划引领,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要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总投资达 X 亿元的 XX 全域旅游—南城门及周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 提升我市历史文化核心区品质的龙头工程,目前已进入 2025 年 的建设收官之年,相关部门要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游客服 务中心、文博交流中心、生态广场等如期建成运营,全面提升 XX 门、开元寺塔、文庙等核心文物的展示利用水平。总投资 X 亿元的古 XX 文化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也要加快进度,确 保早日形成新的旅游增长极。要盘活优化现有资源。对 XX 生态 园、XX 葡萄酒庄等现有景区,要深挖潜力,进行业态升级和功 能完善。对众春园、XX 风尚园等已建成的园区,要创新运营模 式,提高运营效率,真正把“沉睡”的资源唤醒,把分散的珍珠 串成项链。 (二)以深层次融合为路径,打造文旅消费的“新场景”。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服务品质的最高境界, 是让游客在享受服务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独特的文化魅力。要 大力发展“非遗+”经济。XX 瓷和缂丝是我们城市的两张世界 级文化名片,但目前“小作坊”式的生产经营模式严重制约了其 产业化发展。我们要深入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能否 规划建设一个 XX 瓷非遗产业孵化基地?通过提供土地、税收、 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和高端人才入驻,整合 研发、生产、展示、销售、体验等环节,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要支持行业领军人物、工艺大师建立传习所、工作室,鼓励与高 等院校共建实训基地,解决人才断档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非 遗才能从“展品”变为“商品”,从“记忆”变为“生意”。要积 极培育多元消费业态。要抓住节假日、黄金周等重要节点,精心 策划一批有影响力的赛事活动、文化节庆,发展赛事经济、假日 经济。要鼓励发展夜间经济,丰富夜游、夜购、夜娱、夜宵等产 品供给,让游客“留下来、住下来”。要结合乡村振兴,推动农 文旅体深度融合,打造一批集农业观光、农事体验、康养度假、 研学旅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精品。 (三)以全要素提升为标准,提供更有温度的“软服务”。 服务品质好不好,最终要靠游客的口碑来检验。我们必须对标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