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全市强化文旅市场秩序和安全管理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市强化文旅市场秩序和安全管理推进会上 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推进会,主题鲜明、意义重大,就是要 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更高标准、更大力 度、更实举措,全面强化我市文旅市场秩序和安全管理,巩固来 之不易的发展成果,擦亮我市作为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的金字招 牌。 近年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文旅产业跑出了高 质量发展的“加速度”,文旅市场持续升温,“千年 XX”的品牌 影响力显著提升,文旅融合发展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积极成效。我 们可以自豪地说,我市的文旅事业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发 展期。 回顾过去几年的奋斗历程,我们取得的成绩是实实在在、有 目共睹的。在品牌创建上,我们硕果累累。全市累计成功创建了 国家级、省级文旅品牌 49 个,“十五景三宴三剧”等文旅新标识 深入人心,成为展示我市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特别是“夜 XX”消费带,成功获评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其线上线下总收入已突破百亿元大关,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 强劲引擎。在文旅融合上,我们亮点纷呈。我们成功打造了“陶 然集”“进货式旅游”等一批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文旅 IP,在各大 社交媒体平台上持续火爆。我们大力发展“文化+”“旅游+” 新业态,陶瓷直播电商年交易额高达 75 亿元,研学游、会展游、 康养游等多点开花,为游客提供了更加多元和深度的体验。在对 外交流上,我们影响深远。“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在我市宣 告成立,吸引了全球 58 个国际城市踊跃加入;市 XX 乐队多次 代表国家走出国门,用独特的艺术形式讲述 XX 故事,传播 XX 声音。在市场表现上,我们数据亮眼。仅 2024 年,我市接待旅 游人次就历史性地突破 6000 万人次,同比增长 10.3%;旅游总 收入高达 753 亿元,同比增长 6.3%,入境游客人次更是实现了 103%的爆发式增长。这一系列骄人的成绩,使我市成功获评“中 国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跃升至全省第 二的领先位置。 这些成绩,是全市人民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来的,是我们弥 足珍贵的品牌成果。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越是在这样 火热的发展态势下,越要保持冷静的头脑;越是取得了一定的成 绩,越要如履薄冰、慎终如始。金杯银杯,不如游客的口碑。一 个好的口碑,需要成千上万次的优质服务来积累;而一个负面事 件,一次糟糕的体验,就可能让我们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对城 市品牌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文旅市场秩序 和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潜在风险。这些问题,就像是高 速行驶列车上的安全隐患,看似微小,却可能引发颠覆性的后果。 一是市场秩序乱象依然存在。一些不法分子“无证驾驶”, 未经许可擅自经营旅行社业务,扰乱正常市场生态。“不合理低 价游”的幽灵依然在市场徘徊,通过虚假宣传、诱骗购物、安排 另行付费项目等方式牟取暴利,严重侵害了游客的合法权益。更 有甚者,个别导游强迫游客消费,擅自变更行程,甚至在合同上 玩文字游戏,设置消费陷阱。这些行为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诚 信问题,它直接透支的是我们整座城市的信誉。 二是服务品质存在明显短板。随着游客数量的井喷式增长, 我们“吃住行、游购娱、商学研”全链条的承载能力和服务品质 正在经受严峻考验。部分酒店住宿质价不符,服务标准参差不齐; 重点景区周边交通拥堵、停车难问题日益凸显;一些社会闲散人 员在交通枢纽、景区门口揽客截客,严重影响城市形象。这些服 务细节上的缺失,直接影响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成为我们迈 向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过程中的“绊脚石”。 三是安全管理漏洞不容忽视。安全是文旅产业的生命线,是 不可逾越的红线和底线。近期,国家文旅部组织的暗访调查给我 们敲响了警钟。一些景区、文旅场所的安全隐患触目惊心:有的 宗教场所、密闭空间消防设施形同虚设,安全出口被锁闭;有的 水上漂流项目,在暴雨天气下依然运营,救生设备配备不足;有 的景区观光车超载行驶,驾驶员对游客不系安全带的行为视而不 见;有的林区景点,工作人员和游客随意吸烟,防火意识淡薄。 这些问题,绝非危言耸听,每一个隐患背后,都可能是一场无 法挽回的悲剧。我们必须深刻反思,安全管理的螺丝到底有没有 拧紧?安全责任的链条到底有没有压实?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我们工作的导向。我们必须以“零 容忍”的态度直面问题,以“钉钉子”的精神解决问题。下面, 我讲三点意见。 第一,要珍视品牌成果,以“游客为中心”厚植城市旅游口 碑。 我市的文旅品牌,是我们几代人共同奋斗积累的宝贵财富, 是城市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爱护它、发展它,是我们共同的责 任。 一要坚持公益优先的原则。我市拥有丰富的历史街区、博物 馆、非遗馆等公共文化资源,这是全体市民的宝贵财富,更是我 们吸引游客的独特魅力所在。这些公共资源必须旗帜鲜明地体现 其公益属性,绝不能过度商业化、唯利是图。要健全管理体制机 制,确保其向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让市民和游客都 能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二要秉持开放包容的胸怀。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其秀 美的风光和厚重的文化,更在于其开放、包容、友善的城市品格。 我们要始终坚持开放办旅游,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全市的 党员干部、市民群众,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