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秋、国庆双节前集体廉政谈话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中秋、国庆双节将至,在这举国欢庆、阖家团圆的特殊时刻,我们召开这次集
体廉政谈话会,既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针对节日期间廉
洁风险的一次警示提醒。节日既是亲情团聚的温馨时刻,也是考验党员干部党性原
则和廉洁自律能力的关键节点。越是佳节当头,越要绷紧纪律之弦,越要保持清醒
头脑,确保风清气正过节。下面,我围绕四个方面谈几点意见。
一、把稳思想之舵,筑牢拒腐防变的政治根基
(一)以信仰铸魂,补足精神之钙
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根本。当前,各种诱惑和“围猎”手段层出不
穷,唯有筑牢信仰根基,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脚跟。要将党章党规作为案头
卷、必修课,在学思践悟中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节日
期间,更需以反面典型案例为镜鉴,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让“不想腐”的
思想自觉成为行动指南。例如,近年来查处的“天价月饼”“节礼变异”等问题,本质是
思想防线松动所致,必须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常态
化长效化机制,通过重温入党誓词、组织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
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汲取精神力量,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特别要针对年轻
干部开展“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专题教育,通过案例剖析、情景模拟等方式,增
强其对腐败风险的辨别能力和抵御意识。
(二)以警示醒脑,拉紧纪律之弦
节点即“考点”,节日期间“四风”问题易发高发。要结合我县查处的违规收受礼品
礼金、公款旅游等典型案例,开展针对性警示教育,通过组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
开展“家庭助廉”活动等方式,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尤其要对“关键
少数”和重点岗位人员开展重点谈话,早提醒、早预防,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
近期通报的“私车公养”“借机敛财”等案例,警示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
觉。要创新警示教育形式,除传统通报曝光外,可制作本土化廉政微电影、开展“庭
审现场进党校”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警示教育的穿透力和感染力。建
立节日廉洁风险动态评估机制,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点进行预
判,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实现警示提醒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三)以文化润心,培育清廉风尚
廉洁文化是抵御歪风邪气的柔性力量。要深入挖掘本地清官廉吏故事,在机关
走廊打造“廉洁文化时空隧道”,融合古代廉吏典故与现代AR技术,让干部在潜移默
化中接受熏陶。同时,开展“廉政小卫士”“家庭监督员”等活动,推动廉洁教育向家庭
和社会延伸,形成“人人崇廉、家家助廉”的良好氛围。要将廉洁文化建设融入新时代
文明实践中心、农村文化礼堂等阵地,创作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文艺作品,如
快板、小品、地方戏等,让廉洁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在中小学校开展“廉洁故事
会”“廉政手抄报”等活动,从小培养青少年的廉洁意识。通过多维度、立体化的廉洁
文化浸润,使廉洁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和文化自觉。
二、严守纪律红线,划清公与私的行为边界
(一)严禁“节日腐败”,做到六个“坚决杜绝”
聚焦节日易发多发问题,严格执行“六个严禁”:坚决杜绝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商
业预付卡等行为,严防“人情往来”异化为利益输送;坚决杜绝公款吃喝、旅游或参与
高消费娱乐活动,管住“嘴、腿、手”;坚决杜绝公车私用、私车公养等车轮上的腐
败;坚决杜绝借婚丧喜庆敛财;坚决杜绝值班脱岗、饮酒误事;坚决杜绝参与赌博
和封建迷信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公开承诺,主动接受监督,做到“自身清、家
属清、身边清”。要针对“四风”隐形变异问题,如“快递送礼”“电子红包”等新形式,完
善监督细则,明确界定标准,让隐形变异问题无处藏身。建立节日期间廉政承诺制
度,组织党员干部签订《廉洁过节承诺书》,并在单位内部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二)规范权力运行,扎紧制度笼子
权力失去约束必然导致腐败。要针对工程项目、财政审批、资源分配等高风险
领域,推行“权力清单2.0版”,明确风险等级和防控措施。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审批流
程进行“穿透式”体检,在关键节点嵌入“廉洁体检”模块,实现效率与风险防控双提
升。同时,完善“网格监督+大数据监测”体系,设立“清风观察员”,让监督触角延伸
到每一个角落。要健全权力运行全过程记录制度,对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
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事项,实行痕迹管理,确保权力运行可追溯、可查
询。推进政务公开透明化,除涉密事项外,将权力运行流程、审批结果等通过政府
网站、政务新媒体等平台向社会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强化生活纪律,培育健康情趣
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关乎党风政风。要坚决抵制铺张浪费、攀比摆阔等不良风
气,培养节俭朴素的生活方式。注重家教家风建设,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防
止“后院失火”。节日期间,更要慎独慎微,不涉足不健康场所,不传播不实信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