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教育:大力纠治“微腐败”和不正之风,
把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最后一公里”
根据这次集训计划安排,我就如何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到
实处,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我授课的题目是“大力纠治
‘微腐败’和不正之风,把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最后一公
里’”。我理解,市委领导专门布置这个任务,主要有以下三点考
虑: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压
紧责任传导压力,推动正风肃纪反腐向基层延伸的需要;二是有
效发挥一线党委支部作用,纯正风气塑造生态,集聚强国复兴正
风正气正能量的需要;三是梳理反思违规违纪问题深刻教训,撬
动思想打深烙印,关心关爱我们党员队伍的需要。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以雷霆万钧之势推进党
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整纲肃纪、激浊扬清,党内风气和政
治生态明显向上向好。我们既要看到“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
固发展”的大形势,也要清醒看到,部分单位政治生态“小环境”
还不够纯净,“刮风论”“适可而止论”等错误认识还有市场,着
力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推动正风肃纪反腐向一线延
伸拓展,把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最后一公里”,我感到,要从
以下三点来深化认识:
第一,这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的
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穿其中的一个重大思想
就是要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习总书记反复强调,全面从严治
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全面”就是管全党、
治全党,覆盖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部门;严肃指
出,“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
啃食的是人民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认同,
可谓“吸血”不多、其害如“虎”;明确要求,凡是群众反映强
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
纠正。党的十九大站在历史和时代的制高点,把正风反腐放在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突出强调,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
容进行部署,进一步强化了我们对正风反腐极端重要性的认识。
大家要自觉站在强化“四个意识”、践行“三个维护”的高度,
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
论述,深刻认识加强风气建设、纯净党内政治生态的极端重要性,
切实强化纠治“微腐败”和不正之风的政治自觉。
第二,这是落实上级党委决策部署的具体要求。不正之风和
“微腐败”,折射的是党委建设有问题,影响的是人民群众对党
的信任,要持之以恒纯正风气,把正风反腐压力压势向一线传导
延伸,严肃查纠吃拿卡要、处事不公、侵占群众利益等“微腐败”
问题,以及送礼随礼等不良风气,要坚持把查处人民群众身边不
正之风作为重要任务和政治责任,紧盯关键人、打通“中梗阻”,
对倾向性问题突出的单位、风气不正的行业领域,倒查追究党组
织和领导责任,推动正风反腐压力传导到底到边,不断增强人民
群众的获得感和向心力。对于这个问题,区党委纪委领导向来高
度重视,专门强调对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要
紧盯不放、一查到底;去年我们专题召开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
大会,通报问题、传导压力、形成震慑,可以说是真亮丑、真批
评、真鞭策、真触动,充分体现了区党委的重视程度、鲜明态度
和纠治力度。贯彻上级一系列精神,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纠治人
民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和不正之风,以风气建设的新成效,确
保各级党委纪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第三,这是解决当前陋习积弊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正风肃
纪反腐取得显著成效,普遍增强。但从上级纪委下发的违规违纪
问题通报情况看,一些单位和个别人员,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
纪问题时有发生,处事不公、吃拿卡要、雁过拔毛、小贪小腐等
问题仍禁而未止,“刀悬头而手不停”的还有人在。一方面,有
人民群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的原因,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反思
在作风风气建设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大家一定要清醒认识到,
这种状况如不改变,不仅严重影响党员干部健康成长、影响党内
风气纯洁巩固,还将阻碍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危害已经形成的
好形势。为引起大家警醒,我把近年来查处的一些发生在人民群
众身边的“微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案件大概梳理了一下,归纳
起来,主要有以下 6 种情形:
(一)损公肥私,占公家便宜。有的党员干部没有划清公与
私的界限,利用职务便利谋取私利。有的公车私用、公差私派,
多次动用勤务人员和车辆为个人办私事,甚至还私车公养,其在
等候组织调查处理的十几天时间里,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整
个人瘦了 10 斤,情绪十分低落,真是悔不该当初犯下错误,该
同志受到了严肃批评教育、作出深刻检查,所在单位党委和书记、
副书记都被严肃问责。
(二)投桃报李,搞利益交换。有的党员干部互相搞“非组
织性默契”,利用职务便利照顾关系。有的利用职务便利搞“资
源”私相授受,违规收受慰问金,某单位 1 名党员收受施工单位
给予的现金,帮助尽快结清工程款,有的对“重要岗位”人员
“关爱有加”,搞一些上不了台面的事情。
(三)弄虚作假,搞虚报冒领。有的巧借名目搞搭车报销,
假借采购物资器材等事项,虚开发票套取资金、多报冒领误餐补
助,有的考虑固定资产不好作假,就“吃硒鼓”“吃光盘”“吃打
印纸”等耗材。还发现个别单位虛列购置办公用品等项目套取资
金,用于走访慰问、接待保障,相关责任人被责令退还钱款。
(四)借鸡生蛋,打政商主意。有的在部属家庭背景上打主
意,利用部属的社会关系办私事;有的把个人需求当作单位困难,
向上级要钱要物要帮助,甚至贪占私分慰问品。有的单位工作统
筹不科学,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损害人民群众权益,
群众对此反映强烈,有的党员干部把手伸到了人民群众身上,违
反了工作纪律、廉洁纪律,损害单位形象,造成很坏影响。
(五)你情我愿,搞庸俗交往。随着形势发展变化,“微腐
败”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大包小包直接送礼的少了,“换个马甲
行走于市”,过年过节利用网购送货上门、通过微信发送红包,
查纠难度不断加大。公款吃喝、大吃大喝基本杜绝了,但“小圈
子”内的请吃吃请还偷偷摸摸在组织,违规喝酒问题还有发生。
(六)亲疏有别,搞迁就照顾。有的领导“看菜下碟”,在
一些敏感事务上,对身边人另眼相待,甚至违背原则、法外施恩,
照顾了一个人却伤了一批人。有的当“老好人”,拿单位资源送
人情,关于处理敏感事务的问题,是各级反映比较集中的,事关
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平公正公开的新期待,事关一线党员的责任感、
荣誉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家在对待敏感事务上一定要出以公
心、私心最小,努力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以上 6 类问题,总结归纳的不一定准确,目的是引起大家的
重视,引起大家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