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机关病”和“衙门作风”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机关病”和“衙门作风”专项整治工 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机关病”和“衙门作风”专项整治工 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云南省关于“机关病”和“衙 门作风”专项整治的工作部署,动员全体机关干部深刻认识 问题,积极投入整治,构建机关工作的新风气,为实现机关 高效运行、服务群众和推动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以思想觉醒驱动作风转变,强化整治认识 思想是作风的源头,正确的思想认识是转变作风的动力。 “机关病”和“衙门作风”是当前机关工作的顽疾,严重影 响机关形象和工作效能,我们必须从发展和服务的高度,充 分认识整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明晰发展需求,强化使命担当 机关工作效能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机关 病”和“衙门作风”的存在,与我们的发展目标背道而驰。 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发展环境下,高效、廉洁、务实的机 关作风是吸引投资、推动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能,这为我 们整治“机关病”和“衙门作风”提供了根本遵循。从全省 范围来看,一些机关部门存在的工作“慵懒散”、办事“推 拖绕”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我们要站在发展 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到整治“机关病”和“衙门作风”是 贯彻党中央要求的实际行动,是推动本地区、本部门发展的 必然要求,是提升机关整体形象和公信力的迫切需要,切实 增强整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关切群众期待,深植服务理念 群众对机关工作作风有着殷切的期望。机关作风是否优 良,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办事体验,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心 中的形象。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群众反映办事难、 干部态度差等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解决,将损害群众对机关 的信任,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我们要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 位,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扎实开展整治工作。要坚持以 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工作的衡量标 准,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机关病”和“衙门作风”带 来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升机关服务群众的水平。 (三)审视机关现状,增强危机意识 近年来,我们在机关作风建设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 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从近期的工作反馈 来看,约[X]%的机关部门存在工作效率低下的情况,部分干 部在工作中表现出消极应付的态度,缺乏干事创业的热情。 例如,一些工作任务在部门之间来回推诿,导致进展缓慢; 部分干部对待群众咨询不耐烦,服务态度冷漠。更严重的是, 个别干部存在特权思想,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严重损害 了机关形象。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不仅会影响机关的 正常运转,还会阻碍各项事业的发展。我们要立足机关实际, 清醒认识到“机关病”和“衙门作风”整治工作的复杂性和 艰巨性,增强危机意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要坚持 问题导向,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结合群众反馈和典型案 例,找准根源,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不断提升机关作 风建设水平。 二、以制度建设筑牢作风防线,夯实整治根基 制度是作风建设的保障,完善的制度体系是防范“机关 病”和“衙门作风”的坚实壁垒。 (一)完善制度框架,做到有规可依 制度的健全性决定了作风建设的有效性。我们要围绕机 关工作的各个环节,建立健全防范“机关病”和“衙门作风” 的制度体系。一是制定工作纪律制度。明确机关干部在工作 中的行为准则,如《机关干部工作纪律规定》,对出勤、办 公秩序、工作态度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确保干部在工作中 有明确的规范可遵循。二是建立工作流程制度。对各项业务 工作制定标准化的操作流程,涵盖受理、办理、反馈等环节, 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和时间要求,如制定《机关工作业务 流程规范》,以流程的标准化确保工作的高效和规范。三是 健全考核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关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将工作业绩、服务态度、群众满意度等纳入考核指标,如 《机关干部综合考核办法》,通过考核激励干部积极工作, 杜绝“慵懒散”等不良作风。 (二)强化制度执行,确保令行禁止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我们要构建严格的制度执行监 督机制,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一是加强内部监督。设立 专门的机关作风监督小组,定期对各部门和干部的制度执行 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二是引入外部 监督。通过设立举报信箱、开通举报电话、建立网络举报 平台等方式,畅通群众监督渠道,鼓励群众对违反制度的行 为进行举报。三是严格责任追究。对违反制度的干部,要按 照规定严肃追究责任,形成制度的威慑力,杜绝制度成为一 纸空文。 (三)建立长效机制,实现长治久安 “机关病”和“衙门作风”的整治不是一时之功,需要 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定期开展作风教育活动。将作风建设纳 入机关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学习,不断强化干部 的作风意识。二是进行作风建设动态评估。定期对机关作风 建设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工作措施,持续改进 作风。三是建立作风建设激励机制。对作风优良的部门和干 部进行表彰和奖励,树立正面典型,激发全体机关干部积极 参与作风建设的积极性。 三、以刀刃向内找准作风症结,直击整治关键 敢于正视问题,善于找准问题,是解决“机关病”和 “衙门作风”的关键。 (一)工作态度“得过且过”,缺乏积极性 长期以来,部分机关干部在工作中存在消极应付的态度, 缺乏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一些干部满足于“躺平”当看客、 “敷衍”混日子,对工作任务缺乏主动性和热情。具体表现 为,对待工作任务不积极争取,总是等待上级安排,工作中 遇到困难就退缩,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这种态度不 仅影响个人的工作业绩,还会在机关内部形成不良风气,降 低整个机关的工作效率。 (二)工作作风“推诿扯皮”,缺乏协作性 机关工作中,部门之间、干部之间的协作至关重要。然 而,存在部分干部推诿扯皮的现象,领受任务时推三阻四, 对待工作“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