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XX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 年电梯安全工
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电梯安全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
深入分析当前我市电梯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总结“电梯安全筑
底三年行动”以来的工作成效与不足,并对收官之年的各项工作
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动员全市各方力量,
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标准、最扎实的举措,坚决打赢电梯
安全攻坚战,全力筑牢市民游客“上下平安”的坚固防线。
电梯安全,看似小事,实则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是
衡量城市安全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尺,更是我们这座国际化旅游城
市文明形象的直观体现。每一部电梯的平稳运行,都承载着人民
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公共安全的信任。因此,我们必须以
“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各项安全工作。下面,我
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清醒认识电梯安全工作的长期性
与艰巨性
自 2023 年“电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动”启动以来,在市委、
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各区局以及在座各位企业
负责人的共同努力下,全市电梯安全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安全水
平稳步提升。过去三年,全市未发生电梯安全责任事故,安全
形势总体保持平稳可控。这成绩来之不易,是大家辛勤付出的结
果。
我们看到,三年来,我们的制度体系建设取得了新突破。我
们正式出台并于去年 5 月 1 日施行了《XX 市电梯安全管理规定》
从法规层面厘清了各方责任,为我们强化电梯全生命周期监管提
供了坚实的法律武器。我们的隐患排查治理取得了新成效。通过
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聚焦重点场所和问题电梯,严肃查处了一批
违法违规行为。我们的智慧监管能力得到了新提升。全市统一的
智慧电梯物联网安全管控信息平台已初步建成为实现精准预警、
快速处置奠定了基础。我们的维保市场环境得到了新优化。我们
公布了年度电梯维保单位登记名单,推动无纸化维保,并积极探
索按需维保新模式,引导行业向“优质优价”良性发展。
但是,同志们,成绩只代表过去,我们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
复杂。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差距和潜
在的风险。就在今年 2 月 18 日,XX 省 XX 市 XX 区发生了一起
电梯亡人事故,教训极其惨痛。事故调查报告的结论如利剑高悬,
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警醒。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制动器铁芯内遗留金
属异物,导致制动力严重不足;而深层次的间接原因,则暴露出
一条触目惊心的失职链条:维保单位维护保养严重不到位,未按
规范对关键部件进行清洁检查;检验检测机构在自行检测中严重
失实,对明显的问题视而不见,出具虚假合格报告;使用单位安
全主体责任悬空,日常管理形同虚设。最终,三家涉事公司被
建议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多名负责人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
事责任。
以案为鉴,反观我们自身,这些问题是不是也或多或少地存
在?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我市电梯安全工作正处于“三个叠加”
的特殊时期,风险与压力前所未有。
第一,电梯“高保有量、高增长率、高老龄化”的态势叠加。
截至 2024 年,我市电梯保有量已突破 2.2 万台并且仍在快速增
长。更值得关注的是,大批早期投入使用的电梯正步入“老龄化”
阶段,性能衰退、故障增多是客观规律。今年,我们计划对全市
237台住宅老旧电梯进行更新改造但这只是冰山一角。存量巨大、
增量迅猛、老龄化加剧,这“三高”态势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监
管和服务压力。
第二,传统顽疾与新型风险的挑战叠加。一方面,“重使用、
轻管理”、“重维修、轻保养”的观念在一些单位根深蒂固。去年
我们抽查 200 台电梯,就涉及 40 家维保单位,发现了不少问题
说明维保走过场、虚假记录等顽瘴痼疾尚未根除。另一方面,新
技术、新模式也带来了新风险。我们正在推进的“按需维保”改
革,如果缺乏有效的物联网实时监测和强大的信用监管体系作为
支撑,就可能被一些不法企业钻空子,演变成“不需不保”,带
来更大的安全隐患。
第三,监管能力与治理需求的矛盾叠加。我们的智慧监管体
系建设虽然起步了,但物联网监测终端的覆盖率依然不高。我市
住宅电梯的物联网覆盖率目前仅为 30%左右,与一些先进城市
超过 50%甚至更高的覆盖率相比,差距明显。覆盖率不足,大
数据分析就成了“无米之炊”,精准预警、科学决策就无从谈起。
同时,我们的基层监管力量与日益增长的监管任务相比,仍然显
得捉襟见肘,多部门协同共治的合力尚未完全形成。
同志们,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我们工作的导向。我们必
须丢掉“零事故”下的麻痹思想,摒弃“过得去”的侥幸心理,
以“归零”的心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刮骨疗毒的决心,直
面问题,破解难题。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坚决打好电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动
收官战
2025 年是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也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
决战之年。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压实责任、排查隐患、提升能力、
优化环境”的核心任务,下足“绣花”功夫,确保各项工作落地
见效。
第一,必须在“压实责任链条”上实现新突破,构建齐抓共
管的“大安全”格局。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XX 市的事故,根子就在于责任链条
的层层断裂。我们必须深刻吸取教训,把责任的螺丝拧得紧而又
紧。
一要强化部门协同监管责任。市场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好综
合监督管理职责,发挥牵头抓总作用。要主动加强与住建、应
急管理、公安等部门的协作联动。我市的《电梯安全管理规定》
已经明确了住建部门在建筑设计施工质量、指导物业履责方面的
职责。我们要尽快固化合作模式,建立常态化的“市场监管+住
建+应急”联合检查机制。要探索制定标准化的联合检查操作规
程,明确检查内容、流程和处置方式,变“九龙治水”为“握指
成拳”,形成监管合力。
二要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使用单位是电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物业公司等使用单位,绝不能当“甩手掌柜”,必须配齐并管好
电梯安全总监和安全员,严格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