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会议上的
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会
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和
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
神、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耕地保护和粮食安
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部署,总结我市 2024 年耕地保护和粮
食安全工作,研究部署 2025 年相关任务。参加今天会议的
有市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各*县(区)*
主要负责同志、*乡镇(街道)*相关负责人,以及市农业农
村局、市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单位的负责同志等。刚才,
*部分县(区)*和相关部门做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对
过去工作的总结客观全面,对下一步计划安排合理可行,我
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认真落实好。下面,结合我市工作实际,
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发表了一
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做好相
关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从全国层面来看,
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没有变,尽管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连续
多年稳定在 1.3 万亿斤以上,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
题仍较突出,耕地保护形势依然严峻。据相关数据显示,
过去一段时间,全国耕地保有量虽总体稳定,但仍有部分地
区存在违规占用耕地现象,一些地方耕地质量也有所下降,
这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
就我市而言,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
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24 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到*万亩,
较上年增长*%,粮食总产量达到*万吨,较上年增长*%,实
现了粮食产量的稳步增长。这得益于我们对耕地保护的重视,
全市耕地保有量始终保持在*万亩以上,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面积稳定在*万亩左右,为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
县(区)通过开展耕地保护专项行动,整治了*亩违规占用
耕地项目,恢复了耕地生产功能,有效保障了当地的耕地数
量和质量,使得粮食产量较往年有了显著提升。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在耕地保护和粮食
安全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部分*乡镇(街道)*对耕地保护
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深刻,存在个别违规建设占用耕地的现
象;一些农田基础设施老化,耕地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粮
食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程度还不够高,种粮农民收益保障
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等。
因此,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维护
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米袋子”的高度,充分认识
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要自觉站在“国之大者”
的高度,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切
实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
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强化底线思维,守牢耕地保护红线
(一)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制度是保
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制度,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要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将耕地和永久基本
农田保护任务逐级分解,纳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落实到具
体地块并上图入库。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耕地保护
的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建立健全耕
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将耕地保护工作纳入年度考核重要内容,
对履职不力、造成耕地破坏或流失的,要严肃问责。
(二)规范占补平衡,强化用途管控。严格落实耕地占
补平衡制度,做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要
加强对占补平衡项目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补充耕地的数量和
质量符合要求。相关部门要严格审核耕地占用项目,对不符
合规定的,坚决不予批准。同时,强化耕地用途管控,坚决
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严禁在耕地上违
规建设厂房、住宅等非农业设施,严禁将基本农田用于植树
造林、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等非粮生产活动。例如,县
(区)在 2024 年查处了*起耕地“非农化”案件,对相关责
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并及时恢复了耕地原状,起到了很好
的警示作用。
(三)推进耕地相关工作,提升耕地质量。稳妥推进林
果上山、耕地下山和图斑细碎零散耕地有序退出等工作。结
合我市实际,对适宜林果种植的山地,合理规划,引导林
果业上山发展,腾出更多优质耕地用于粮食生产。对于图斑
细碎零散的耕地,通过土地整治等方式,进行整合优化,提
高耕地的利用效率。同时,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按照
“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每
年建设*万亩高标准农田。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配套完
善灌溉排水、田间道路等设施,提高耕地的抗灾能力和生产
能力。据统计,我市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粮食亩均产量较
普通农田提高了*%左右,有效保障了粮食稳产增产。
三、聚焦稳产增产,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一)创新生产经营模式。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
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
股等方式,实现粮食生产的规模化经营。目前,我市已有*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家庭农场从事粮食生产,经营面积
达到*万亩。例如,县(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集中
流转土地*亩,采用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
销售的模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粮食质量和市场竞争
力,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致富。同时,探索“公司+基地+农
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强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实现
产业融合发展,提高粮食生产的附加值。
(二)提升技术装备能力水平。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
广应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引进和推广新型农机具,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