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全市安全生产监管标准化工作体
系现场视频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以现场视频会议的形式,在*县召开全市安
全生产监管标准化工作体系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
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总结交流前期工
作经验,观摩学习先进典型,分析研判当前形势,部署推进
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刚才,我们实地观摩了*镇、*村和*气
体(*)有限公司,*县的经验做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深刻认识推进安全生产监管
标准化的极端重要性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它既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也是保
障发展的底线,更是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生命线。
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安全生产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近
年来,我们着眼于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
题,在全市范围内探索并大力推行安全生产监管标准化工作
体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回顾前段工作,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个具有我市特色的
安全生产治理模式正在加速形成。我们构建了覆盖事前、事
中、事后的全链条监管体系,有力推动了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从事后应急处置向事前风险防控的根本性转变。特别是“三
个一”图册的建立,即绘制风险分布图、制定标准化检查
清单、建立问题和整改台账,让我们的风险管控做到了“家
底清晰、心中有数”;“四三二”措施的实化,即“四必查、
三必看、两必核”,让我们的现场监管做到了“精准发力、
有的放矢”;“四落实”机制的强化,即闭环整改、定期通报、
警示约谈、严格追责,让我们的责任链条做到了“环环相扣、
层层压实”。得益于这套体系的有效运行,今年上半年,截
至 6 月底,全市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
下降和,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保
持了总体稳定向好的态势。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共
同努力、狠抓落实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
辛勤工作在全市安全生产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安全生
产的根基尚不稳固,风险隐患依然大量存在,工作中还面临
着不少挑战和问题。一是思想认识的“温差”依然存在。部
分单位和企业对标准化体系建设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认为
这是监管部门的事,与己无关,存在应付思想和“上热下冷”
现象。二是体系运行的“落差”依然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
在推进过程中,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三个一”图
册更新不及时,风险辨识不精准;“四三二”措施执行不到
位,检查流于形式;“四落实”机制未形成真正的闭环,隐
患整改“挂账销号”不彻底。三是本质安全的“逆差”依然
存在。部分企业主体责任悬空,安全投入不足,技术装备老
化,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不强,“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的局面尚未完全形成。特别是随着我市产业转
型升级加速,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不断涌现,给我们的
安全监管带来了新的、更大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
“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
逾越的红线”。推进安全生产监管标准化,既是贯彻落实总
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政治要求,也是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
内在需要,更是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民生工程。我们必须站
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
度,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以“时
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和力
度,把这项固根本、利长远的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
效。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标准
化的质量和效能
今天我们把主会场设在*县,就是要让大家看一看、学
一学*县是如何将标准化体系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的。*县的
经验,核心在于“真、实、细、严”四个字。他们不仅在政
府层面创新了“3+1”监管机制,更重要的是将标准化的触
角延伸到了基层末梢和企业肌体。*镇的网格督导员制度,
将监管责任具象化、网格化,真正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他们坚持的事故“四不放过”原则,通过现场警示会,把别
人的事故当成自己的教训,起到了“处理一案、警示一片”
的良好效果。*村将安全生产融入乡村产业发展全过程,做
到了发展与安全两手抓、两促进。*气体(*)有限公司作为
行业标杆,从建厂之初就高标准投入,将安全管理内化为企
业文化,实现了安全与效益的同步增长。这些生动的实践告
诉我们,标准化体系不是挂在墙上的制度,而是需要融入血
液、付诸行动的准则。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以*县为榜样,结
合自身实际,在深化、细化、实化上下功夫,推动我市安全
生产监管标准化工作体系再上新台阶。
第一,要在“风险识别”上再深化,做到源头管控、精
准画像。风险看不见、想不到,是最大的风险。我们要持续
深化“三个一”图册工作。风险分布图要实现动态更新,不
仅要标出重点企业、重大危险源,更要结合季节特点、生产
周期、产业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