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全区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点评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2025 年全区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点评会 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题明确、任务清晰,就是深 入贯彻落实近期省委、市委相关会议精神,全面盘点上半年 经济工作,精准研判当前形势,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 想、坚定信心、加压奋进,奋战三季度、决战全年度,确保 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刚才,相关同志通报了全区经 济运行和招商引资情况,两个镇和有关部门作了发言,分管 领导同志进行了点评,讲得都很好,点出了亮点、找准了问 题、明确了方向,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客观全面看待上半年发展态 势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 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党工委、管委会团 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顶压 前行、克难奋进,全区经济运行呈现出稳中有进、质效提升 的良好态势。 上半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 6.2%,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0.5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 增加值增长 8.5%,展现出强劲的工业发展韧性;固定资产 投资完成*亿元,同比增长 5.8%,为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动 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亿元,同比增长 5.5%,财政根 基持续稳固。这些数据,每一项都来之不易,背后是全区 上下的辛勤汗水和不懈奋斗。回顾上半年的工作,我们欣喜 地看到,发展的“亮点”在增多,“成色”在变足。一是经 济增长的“主引擎”更加有力。工业压舱石作用凸显,特别 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一批重 点技改项目投产达效,为工业增长注入了新动力。服务业复 苏态势良好,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 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项目建设的“主抓手”更 加牢固。我们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生命线,树立“项目为王” 的鲜明导向,上半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 32 个,其中 10 亿 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 4 个;新开工项目 21 个,总投资额超 过*亿元,特别是*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新材料科技园等 一批旗舰型项目顺利落地,为我区未来发展格局打下了坚实 桩基。三是发展动能的“新源泉”更加充沛。创新驱动发展 战略深入实施,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预计达到 2.45%,新增 省级以上科创平台 3 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稳步增长。改革 开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营商环境持续 优化,市场主体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这些成绩的取得,是 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各级各部门、各位同 志担当作为、埋头苦干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同心同德、拼搏 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党工委、管委会,向奋战在各 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和企业家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 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发 展道路上从来没有一帆风顺。对标省市要求,对照先进地区, 对比全年目标,我们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问题是时代的 声音,也是我们工作的导向。我们必须保持“赶考”的清醒, 增强“过坎”的自觉,把问题找准、把根源挖深、把对策谋 实。 二、正视问题、剖析短板,精准把握当前面临的挑战压 力 当前,我们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发 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我们必须以“见叶知秋”的敏 锐,深刻洞察、精准把握。 第一,产业结构之“重”依然突出。我们的主导产业存 在“集而不聚、链而不强”的问题。看似企业数量不少,但 缺少顶天立地的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百亿级、五百亿 级的产业集群尚未形成。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 仍有相当一部分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产品附加值不高,核心 竞争力不强。这种产业结构,导致我们在应对市场波动时抗 风险能力较弱,在区域竞争中难以形成压倒性优势。我们必 须深刻反思,如何在“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上做足文 章,推动产业集群从物理聚集迈向化学聚合。 第二,创新动能之“弱”亟待破解。长期以来,我们的 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依赖土地、劳动力等传统要素投入, 创新这个“第一动力”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具体表现 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总体偏低,高价值发明专利数量不多; 标准化建设、知识产权保护、质量品牌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能够引领产业变革的顶尖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尤为稀缺。 如果不能尽快扭转这一局面,我们就会在未来科技和产业竞 争中陷入被动,甚至被边缘化。 第三,要素瓶颈之“紧”制约发展。土地是发展的空间 载体,但当前我区土地指标日趋紧张,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 分突出。部分存量土地存在闲置和低效利用问题,村庄搬迁 遗留问题、土地性质不符等历史包袱,制约了“标准地”改 革的推进速度,导致“项目等地”现象时有发生。同时,“亩 均论英雄”的导向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部分企业投资强度 偏低、亩均税收贡献不大。资金方面,向上争取和市场化融 资的能力还有待加强,一些好项目因为资金配套跟不上而进 展缓慢。 第四,开放水平之“低”影响格局。我们的外向型经济 规模偏小、层次不高,这是一个必须正视的短板。上半年, 全区实际利用外资仅占引资总额的 10%左右,制造业领域的 外资大项目、好项目更是凤毛麟角。外贸出口方面,龙头企 业带动作用不强,产品结构较为单一,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 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一个日益开放的全球经济体系中,开 放水平决定了发展格局和发展高度。我们必须拿出更大决心 和魄力,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拓展发展新空间。 第五,潜在风险之“忧”不容忽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 同时,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潜在风险需要我们高度警惕。部 分历史承诺兑现难,影响了政府公信力和营商环境;生态环 保的“紧箍咒”越念越紧,环境容量已接近上限,绿色低碳 转型任务艰巨;政府性债务、企业融资、安全生产等领域 的风险隐患依然存在,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对发展 大局造成冲击。我们必须树牢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 以上这些问题,既有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外部压力, 也有我们自身发展阶段性的内部矛盾。全区上下必须把思想 和行动统一到对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既不因成绩而自满, 也不因困难而气馁,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和智 慧,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去解决,一个堡垒一个堡垒地去攻 克。 三、聚焦重点、决战下半场,全力以赴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