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在市人大常委会2025年8月份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在市人大常委会 2025 年 8 月份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市人大常委会 8 月份工作调度会,主要 目的是总结回顾前一阶段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下 一阶段重点任务,确保全年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高质量完成。 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 市中心工作,依法履行职责,积极担当作为,各项工作取得 了新进展、新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 一些不足和短板,需要我们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提 升。下面,我就做好下一阶段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做好人大工作的责 任感和使命感 (一)回顾工作,成绩值得肯定。今年以来,市人大常 委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 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 任免等职权,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 献。在立法工作方面,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聚焦民生热点和社会治理难点,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法 规。针对城市养犬管理问题,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制 定《城市养犬管理条例》,为规范城市养犬行为、维护公共 秩序和保障公民人身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对《物业 管理条例》等现有法规进行修订完善,进一步增强法规的针 对性和可操作性。在监督工作方面,坚持正确监督、有效 监督、依法监督,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 节,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加大监督力度,增强监督实效。 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监督,通过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执法 检查、组织专题询问等方式,督促政府及相关部门严格落实 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有效防范和遏制 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对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民生 实事项目等重点工作进行持续监督,推动了相关问题的解决 和工作落实。 在代表工作方面,坚持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代 表作用,不断加强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和管理监督。组织代表 开展形式多样的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拓宽了代表知 情知政渠道;加强代表联络站建设,完善代表联系群众机制, 畅通了社情民意表达和反映渠道;开展代表建议办理“回头 看”活动,加大代表建议督办力度,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量 和落实率。 (二)正视问题,保持清醒认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 是立法工作方面,立法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法规的 针对性、可操作性还不够强,与实际工作的结合还不够紧密; 立法调研还不够深入,对一些复杂问题的研究还不够透彻, 导致部分法规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二是监督 工作方面,监督方式还不够创新,监督手段还不够丰富,监 督的刚性和实效性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 的监督还不够深入,存在表面化、形式化的现象,没有真 正触及问题的实质和根源。三是代表工作方面,代表履职能 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代表对法律法规和政策业务的学 习还不够深入,履职意识和履职能力还不够强;代表活动还 不够丰富多样,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够强,对代表的 吸引力还不够大。四是自身建设方面,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 和业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干部的工作作风还不够 扎实,服务意识还不够强,工作效率还不够高;机关信息化 建设水平还不够高,信息化手段在人大工作中的应用还不够 广泛,与新时代人大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三)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人大工作是党 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人大工作,对于坚持和完 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市正处于 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 市人大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肩负着宪法和法律赋 予的重要职责和使命。我们要充分认识做好人大工作的重要 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 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努力开创 人大工作新局面。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推进下一阶段各项工作 (一)持续推进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立法是人大 的一项重要职权。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不断提高立法质量,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制保 障。一是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和全市 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聚焦民生热点和社会治理难点,科学确 定立法项目,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当前,要重点抓好《城市 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法规的 制定工作,确保法规符合上位法规定、符合我市实际、符合 人民群众意愿。二是提高立法调研质量。立法调研是提高立 法质量的基础和前提。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基层、深入群 众、深入实际,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活动,全面了解实际情 况,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法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要加 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社会组织和专家学者的沟通协调,充分 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拓宽公众参与立法渠道。公众参与是民主立法的重要体 现。要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立法机制,拓宽公众参与立法渠 道,通过召开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公开征求意见等方 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 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要加强立法宣传工作, 及时向社会公布立法进展情况,